記者在第117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現場了解到,近期受多項利好因素帶動,光伏產業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特別是對于海外市場,隨著光伏發電成本下降,在部分國家已可以實現“平價電力”,業內紛紛制定更為積極的產能計劃。但專家提醒,目前光伏行業整合尚未完成,海外擴張應注意“后顧之憂”,
記者在第117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現場了解到,近期受多項利好因素帶動,光伏產業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特別是對于海外市場,隨著光伏發電成本下降,在部分國家已可以實現“平價電力”,業內紛紛制定更為積極的產能計劃。但專家提醒,目前光伏行業整合尚未完成,海外擴張應注意“后顧之憂”,需謹慎前行。
多重利好助推光伏產業逆勢突起
海關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一季度進出口總體同比下降6%,外貿持續預冷。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曾在2008年-2012年一度陷入低谷的光伏產業卻逆勢突起。
事實上,從去年初開始,各光伏產業大省出口強勁復蘇的消息就已頻繁見諸報端。而素有外貿“晴雨表”之稱,吸引優質產業及企業入駐的廣交會,去年開始也將光伏產業納入其中。
從今年的情況來看,據機電商會的消息,目前光伏行業出口發展仍然較快。南京海關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江蘇口岸累計進口多晶硅3722噸,比去年同期增加1.2倍。
國家能源局最新發布的一季度光伏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新增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達504萬千瓦,接近2014年全年新增裝機容量的一半。
記者從今年第117屆廣交會現場了解到,與會展商對當下及未來光伏的發展形勢也一致看好。
專家認為,這主要應歸結為以下三方面原因:一是中國市場正式啟動,前幾年中國電站大規模興建以及近兩年分布式電網的大規模推廣,對整個光伏市場需求的拉動較大;同時,中東等新興市場近年增幅較大,目前,澳大利亞、日本、泰國、印度已成為重要光伏市場;此外,光伏企業本身技術進步,可有效壓縮成本,調降價格,也是光伏產業逆勢回暖的原因之一。
“去年價格在63美分-65美分/瓦左右,今年下降了8-10美分左右,未來仍有進一步下降空間。”天合光能亞洲及中東新興市場銷售副總監徐雨峰說。
對光伏行業未來的發展形勢,多位專家表示樂觀。據悉,2015年國內光伏電站建設總規模將達18GW,同比增長70%。結合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和亞投行等利好,預計光伏行業的景氣度有望延續。
光伏出口迎來全球發展機遇期
從全球的情況來看,近日第九屆中國新能源國際高峰論壇發布的《全球新能源發展報告2015》顯示,2014年全球光伏市場新增裝機容量又創新高,達到47吉瓦,累計裝機容量達到188.8吉瓦。
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中國新能源產業研究院顧問王會東預計,2015-2020年全球太陽能新增裝機容量可望達到369吉瓦。全球光伏產業正在開啟新一輪景氣周期。
這對于總產量占到全球一半以上的中國光伏企業無疑是重大利好。“目前的光伏發電價格,在許多歐美國家和部分發展中國家已經可以實現平價上網了。”多年從事光伏行業研究,現任天合光能媒體總監的葉超向《經濟參考報》記者介紹。特別是結合“一帶一路”發展戰略來看,業內人士認為,價格的下跌,新能源政策的利好,國內光伏產業拓展海外市場,尤其是東南亞、印度、中東、中亞等一帶一路沿線的發展中國家市場,已經具備先發優勢。
作者: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