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數據顯示,今年4月份,中國自德國進口多晶硅量創歷史新高,環比大幅增加了24.8%達到3667噸,占4月份總進口量的33.7%。其中,按加工貿易方式進口多晶硅達1871噸,占自德國進口總量的51%。
通過加工貿易規避反傾銷 除了德國之外,我國多晶硅另外兩個進口國,分別是美國和韓國,這兩個國家也分別對我國實施的多晶硅反傾銷上面大做文章。
來自海關4月份的數據顯示,,當月我國多晶硅進口量為10897噸,在上月破萬噸的基礎上環比再增加5.8%。在光伏用料的傳統淡季,今年1月份至4月份,我國累計進口卻高達38061噸,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長了29.4%。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占據中國市場,來自韓美兩國出口到中國的多晶硅價格,從去年4月份的22.51美元/千克降到今年4月份的19.67美元/千克,降幅達到12.6%,其中韓國多晶硅價格更是低至17.07美元/千克。
針對4月份多晶硅進口量的持續上漲,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分析認為:當月,我國自韓、德兩國的進口量占總進口比例為68.4%,因此,從這兩國進口總量居高不下是導致多晶硅進口量持續過萬的主要原因。其二,4月份自美國按加工貿易方式進口多晶硅量為1445噸,占當月自美國進口總量的91.2%,可見,盡管美國企業的稅率都在50%以上,但實際上絕大部分通過加工貿易渠道進口規避反傾銷稅;其三,來自我國臺灣等轉口多晶硅占比逐漸增大,4月份從這些地區進口多晶硅1851噸,環比大幅增加26.9%,占總進口量的17.0%。
對此,上述呂姓負責人對記者說,“美、韓等國,通過加工貿易出口多晶硅到中國市場,實際上規避了中國對多晶硅進口的反傾銷稅,讓我國針對上述各國采取的的反傾銷措施成為擺設。因為在加工貿易的保護之下,國外多晶硅出口到中國,不但可以規避懲罰性關稅,同時還可以免繳一般貿易4%的常規關稅。"
而在趙玉文看來,這對于國內的多晶硅企業沖擊非常大,他對記者說,"歐盟企業外發價格承諾,同時韓美兩國也在降低多晶硅出口價格,將會進一步拉低國內市場價格,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國內多晶硅企業庫存高企,虧損面擴大。"
作者:查道坤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