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互聯網+”的概念興起以來,“能源互聯網”突然成了個時髦的熱詞。不少人紛紛開始進行“能源互聯網”概念的炒作。 在這些炒作中,絕大部分人混淆了一個概念,就是將“能源互聯網”與“互聯網+能源”等同了起來。 其實,能源互聯網與現在的“互聯網+能源”不僅不是一回事,而且,兩者之間相差十
自從“互聯網+”的概念興起以來,“能源互聯網”突然成了個時髦的熱詞。不少人紛紛開始進行“能源互聯網”概念的炒作。
在這些炒作中,絕大部分人混淆了一個概念,就是將“能源互聯網”與“互聯網+能源”等同了起來。
其實,能源互聯網與現在的“互聯網+能源”不僅不是一回事,而且,兩者之間相差十萬八千里。
“能源互聯網”的概念,是杰里米-里夫金在他那本著名的著作《第三次工業革命》中首先提出來的。他認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最重要的標志,就是能源互聯網的建立,而他所說的能源互聯網,指的是電力能源網絡的互聯所形成一個全新的體系,而不是信息互聯網加上現有的能源體系。
各國在能源互聯網上的研究
能源互聯網并不是現在才開始研究,早在21世紀初期,就已經得到了許多國家的重視。
2011年6月13日,美國白宮宣布實施一系列新的計劃,以加速國家電力基礎設施的現代化,支撐與能源互聯網緊密相關的電網創新項目(如FREEDM系統),并推進清潔能源經濟轉型。該能源互聯網建設計劃在2030年完成。
2011年,歐盟發布了“能源基礎設施基礎設施”的戰略報告,提出了將歐盟各個國家的電網、氣網等能源網絡聯起來,建成跨歐洲的能源互聯網的戰略構想。其中,2011-2014年,德國計劃撥款34億歐元,重點資助與能源互聯網相關的關鍵技術,包括能源儲存技術、電網技術以及可再生能源發電技術等。英國政府積極對以能源互聯網為核心的第三次工業革命進行政策支持,將能源互聯網落實到電動汽車和電網基礎設施的建設項目上,制定了詳細的以實現可再生能源發電和強互動性智能配電為主要目的的智能電網建設計劃,并制定出到2050年的智能電網線路圖及實施方案。
中國政府也非常重視能源互聯網的建設。2011年,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李克強就向國務院各部門官員推薦《第三次工業革命》一書。在該書中,里夫金寫到:“建設能源互聯網基礎設施,以此為支撐推動第三次工業革命經濟。如果做到這一點,中國目前巨大的新能源潛力,將被極大釋放和充分利用,這將在很大程度上解決目前中國新能源產業面臨的困境。”
國內的電力科學院、國防科技大學、華北電力大學等均對能源互聯網以及智能微電網進行了研究。2010年7月15日,由中國工程院、中國能源研究會、國家能源專家咨詢委員會等機構的有關專家組成評審委員會,評審并通過了《中國智能能源網發展模式及實施方案》課題研究成果,這里的智能能源網就是能源互聯網的另一個說法。
作者:史珺 來源:新浪博客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