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風能太陽能富集的甘肅,“棄風棄光”現象依然突出。
“華東等地區是用電大戶,也是缺電的。把新能源消納機制建設完備,讓新能源富集地區的西部地區新能源得以有效輸送,而缺電的省份也能夠受益,從而促進新能源的消納。”為此,甘肅省電力公司風電中心主任汪寧渤建議,國家可以出臺促進新能源在更大范圍內消納的政策。比如,可再生能源在全國范圍內消納的政策和配額機制,鼓勵全社會接受和消納可再生能源,建立大規模可再生能源基地遠距離輸電配套電網建設的補償機制。
加快配套電網建設,能夠盡快解決甘肅新能源在330千伏及以下電網送出受阻的問題。甘肅已在建設±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外送工程、750千伏和330千伏輸變電工程,分別于2015—2017年期間投產運行。今年6月,酒泉—湖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正式開工,該條輸電線路建成之后,年輸電量將達到450億千瓦時。工程建成投運后將促進甘肅能源基地開發,擴大新能源消納范圍,加快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滿足華中地區用電需求,提高電網接納清潔能源能力,改善大氣環境質量。工程建成后,甘肅新能源窩電受困局面有望扭轉。
盡管新能源并網消納還存在不少難題,但是,受訪的業內人士對新能源發展的前景依然保持樂觀。未來隨著新能源并網政策的完善和外送通道的建成,“棄風棄光”的現象會逐步減少。
作者:曹樹林 銀 燕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