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污染與發展雙面“夾擊”的印度成氣候大會西方媒體重點施壓對象,期待中國的能源投資者。
“希望發展成中國這樣”
作為生產太陽能電板的領導者和龐大市場,中國正在加大發展新能源和環保技術的力度。
根據新能源咨詢機構GTM最近的一份調查,中國的太陽能電板裝機量將在今年達到全球的四分之一,成為太陽能發電量最大的國家。公開資料顯示,中國預計在2015年新裝發電量14千兆瓦的電池板,而目前全球總的太陽能發電能力為55千兆瓦。
對于印度來說,未來的能源發展計劃中也將發展清潔能源,尤其是太陽能發電作為重點。根據規劃,印度計劃到2022年安裝175吉瓦的可再生能源,完成100吉瓦的太陽能裝機容量。
那么,在經濟發展的模式和路徑上都頗似中國的印度會成為第二個中國嗎?
Sanjay Vashisth對記者表示,印度的經濟是以外包服務為主,而中國是由制造業支撐,在這點上有所不同。但莫迪最近提出了印度制造,也開始發展本地制造業,這些路徑都頗似中國。
對于印度發展可再生能源將面臨的挑戰,Sanjay Vashisth告訴記者,首先,可以承擔得起的發電成本是關鍵,因為普及太陽能發電就是為了能讓印度的那些窮人也用上電。其次,電力技術和相關的解決方案也是挑戰之一。目前仍然有很多印度人沒能用上電,這不只是技術的問題,還關乎電力的運營和管理。即使擁有了綠色技術,如果管理能力跟不上,同樣不行。第三是能源的效率問題,要用綠色能源取代傳統能源,必須解決能源使用的低效。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的發電效率較低,輸電過程中漏電嚴重。上海電氣印度分公司業務拓展處處長張清華此前告訴本報記者,印度電力運輸的損耗率約為26%。公開報道顯示,印度政府公布的輸配電損耗率為22%,并已設下目標,2019年時將該數值降至15%。
面對印度巨大的能源市場,今年10月,正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南存輝就向莫迪遞交了投資意向書,計劃5年內向印度的能源領域投資16億美元,建設150萬千瓦太陽能,預計年均發電25億千瓦時。
作者:繆琦 來源:一財網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