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起并購引發行業高度關注,全球光伏電池片出貨量最大企業擬裝入通威股份,這背后有著怎樣的戰略考量?
作者:岳琦
來源:每經網-每日經濟新聞
原標題:追趕光伏“風口”鎖定盈利 全球最大電池片企業裝入通威股份(圖)
合肥通威質量部工作人員在分揀產品
光伏行業歷經嚴冬,走過回暖期,如今重新站上了風口。近期,一起并購引發行業高度關注,全球光伏電池片出貨量最大企業擬裝入通威股份,這背后有著怎樣的戰略考量?記者試圖解碼通威股份的光伏棋局。
光伏行業的火爆程度已經不能用“回暖”來形容。2013年至2015年,中國連續3年新增裝機容量全球排名第一。在業內人士看來,這還僅僅是個開始,行業的“風口”已經到來。
在蟄伏3年之后,合肥通威太陽能公司(簡稱合肥通威)在行業回暖期從2013年11月被收購的一家瀕臨破產的企業,迅速成長為全球電池片出貨量最大生產企業。這也僅僅是開始,近日,通威股份宣布,擬作價49.84億元向控股股東通威集團發行股份購買合肥通威,以及募資不超過30億元投向該公司。
“以前可以說光伏開發慢慢走,現在不行了。”中國能源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首席光伏產業研究員紅煒對記者表示,中國要實現減排的承諾,光伏產業按照目前的發展速度都是不夠的。
在光伏行業的“風口”,全球最大電池片企業裝入通威股份,這引發市場諸多遐想。“我們是在最低迷的時候介入,成為最大的生產電池片企業之一。”通威股份副董事長嚴虎說。在業內人士看來,此舉是通威追趕光伏風口,將迅速鎖定上市公司未來盈利預期。
走過“回暖期”迎來“風口”
在經歷了多年全行業虧損的“寒冬”之后,光伏產業在2013年開始回暖,時至今日,行業的發展已經不能單純再用“回暖”來形容。
2011年至2015年,我國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從200多萬千瓦增長到了1500萬千瓦,復合增長率為48%,并且連續3年新增裝機容量超過1000萬千瓦。在政策支持下,中國已逐步成為全球重要的太陽能光伏市場之一。
截至2015年底,我國光伏發電累計并網裝機容量達43.18GW,是2010年光伏發電累計并網裝機容量的47.98倍,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116.88%。從國家能源局最新公布的數據來看,2016年第一季度,全國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容量714萬千瓦,累計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到5031萬千瓦,同比增加52%。
根據2015年國家能源局下發的《太陽能利用十三五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預計到2020年我國光伏裝機容量累計將達到150GW,也就是說,未來五年,我國年新增光伏裝機容量平均為20GW以上,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25%。
紅煒對記者表示,太陽能將經歷3個發展階段,從探討到補充能源再到替代能源。紅煒認為,2015年,光伏產業已經從量變到質變,開始由探討走向補充能源。
根據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等機構聯合發布的《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路線圖2050》的預測,到2030年和2050年,我國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將分別達到400GW和1000GW。在業界看來,未來太陽能將從目前的補充能源過渡為替代能源,并逐步成為我國能源體系的主力能源之一。
“光伏行業不僅是全面恢復,而且是進入一個快速發展通道。”在嚴虎看來,未來要達到節能減排的目標,只有以光伏發電為主才能達到。
據《中國質量報》報道,統計數據顯示,到2030年,光伏發電將占到全球總電力供應的比例逾10%;2040年,該占比升至20%。而在中國,光伏發電的前景同樣值得期待。紅煒表示,按照“十三五”期間年新增光伏裝機容量計算,未來幾年每年都將有1800億元的資本進入光伏行業。
作者:岳琦 來源:每經網-每日經濟新聞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