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世一年之后,伴隨母公司的連年虧損,屢陷自保自融爭議的綠能寶再次遭到外界質疑。
觸碰監管紅線? 隨著“e租寶”等互聯網金融產品相繼被查,外界據此擔憂綠能寶可能會受到波及。
除此之外,由于目前我國在融資租賃業務方面存在法律缺失,加之當下政府部門對互聯網金融監管趨緊,綠能寶的合法合規性也一直備受投資者的關注。
記者獲悉,銀監會曾就加快推進互聯網金融平臺監管明確了合理設定業務邊界的四條紅線:一是要明確平臺的中介性;二是明確平臺本身不得提供擔保;三是不得搞資金池;四是不得非法吸收公眾存款。
隨后,“e租寶”等互聯網金融產品相繼被查,外界據此擔憂綠能寶可能會受到波及。
特別是在SPI巨虧之下,開始有投資者擔心綠能寶可能會出現擠兌風險。不過,根據SPI披露的2015年財報,2015年SPI通過綠能寶平臺向個人投資者籌集資金達1.456億美元,通過綠能寶兌現個人投資者1920萬美元,并已全部兌付,沒有一例延遲支付或無法兌付情況發生。
盡管如此,在2015年的年報中,SPI披露稱,由于中國政府正在加強互聯網金融監管,綠能寶可能會受到其影響。如果SPI的經營活動被認定違反了中國法律法規,SPI可能會受到嚴重處罰,包括關閉綠能寶電子商務和投資平臺。
“正向的波及是沒有的”,一位綠能寶內部人士向記者表示,這只是SPI依照納斯達克要求作出的風險性提示。其向記者表示,綠能寶隸屬商務部監管,在納斯達克上市后,SPI不僅要接受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還要遵守塞班斯法案內控標準和接受美國證監會的監管。此外,綠能寶還獲得了融資租賃、融資租賃資產交易和保理牌照。
綠能寶副總經理何琳曾在去年10月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我國尚未形成統一的《融資租賃法》禁止自然人委托租賃之前,依照商務部的部門規章,綠能寶采取委托租賃的方式開展融資租賃業務,是合法合規的。
作者:吳可仲 來源:中國經營網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