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和電力體制改革配套文件精神,穩妥有序推進天津市電力體制改革,更好地支持全市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特制定本方案。
(五)完善配套服務機制。
12.核定輸配電價。按照國家要求,2016 年研究制定天津電網輸配電價改革試點方案。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關于印發〈輸配電定價成本監審辦法(試行)〉的通知》(發改價格〔2015〕1347 號)要求,組織開展輸配電定價成本監審工作,嚴格核減不相關、不合理的投資和成本費用。在此基礎上,按照“準許成本加合理收益”的原則,以有效資產為基礎,測算電網準許總收入和分電壓等級輸配電價,經國家發展改革委審定后向社會公布。建立平衡賬戶,實施總收入監管與價格水平監管。制定相關配套政策措施,逐步完善輸配電價體系。配合華北能源監管局開展華北區域輸電價格核定。
13.分步實現公益性以外的發售電價格由市場形成。放開競爭性環節電力價格,在形成機制上把輸配電價與發售電價分開。其中,參與電力市場交易的發電企業上網電價由用戶或售電主體與發電企業通過協商、市場競價等方式自主確定;參與電力市場交易的用戶購電價格由市場交易價格、輸配電價(含線損和交叉補貼)、政府性基金三部分組成。過渡時期,電力直接交易可采取保持電網購銷差價不變的方式,即發電企業上網電價調整多少,銷售電價就調整多少,差價不變。其他沒有參與直接交易和競價交易的上網電量,以及居民、農業、重要公用事業和公益性服務用電,繼續執行政府定價。
14.妥善處理交叉補貼。堅持保障民生、合理補償、公平負擔的原則,結合電價改革進程,配套改革不同種類電價之間的交叉補貼,逐步減少工商業內部交叉補貼,妥善處理居民、農業用戶交叉補貼。過渡期間,由電網企業向政府價格主管部門申報現有各類用戶電價間交叉補貼數額,經審核后通過輸配電價回收。
(六)促進新能源發展和消納。
15.促進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認真落實可再生能源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政策,編制本地區年度電力電量平衡方案時,在保證電網安全穩定和保障民生的前提下,全額安排可再生能源發電,優先預留風電、光伏發電、水電等可再生能源機組發電空間,支持利用多能互補等技術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納能力,同時積極接納京津冀地區的清潔電力,確保2020年非水可再生能源電量比重提高到10%。
16.完善可再生能源、分布式電源并網機制。電網企業應健全電力并網技術標準及管理辦法,進一步簡化業務流程,建立相關制度并對外公開。開放電網公平接入,保障可再生能源、分布式電源無歧視、無障礙上網。放開用戶側分布式電源市場,準許接入各電壓等級的配電網絡和終端用電系統,允許擁有分布式電源的用戶或微網系統參與電力交易。
(七)強化燃煤自備電廠管理。
17.鼓勵小火電機組關停替代。削減煤炭消費總量,鼓勵軍糧城電廠、靜海熱電廠等小火電機組關停替代,減少污染物排放,推動大氣污染防治。能耗和污染物排放不符合國家和天津市標準的小火電機組應實施升級改造,拒不改造或不具備改造條件的逐步淘汰關停。
18.規范自備電廠建設運營管理。禁止新建燃煤自備電廠。禁止公用電廠違規轉為企業自備電廠。企業自備電廠自發自用電量應承擔并足額繳納政府性基金以及政策性交叉補貼和輔助服務費用,并按約定的備用容量支付系統備用費,嚴格執行調度紀律,主動承擔維護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的責任和義務。
19.推進自備電廠環保改造。自備電廠應安裝脫硫、脫硝、除塵等環保設施,確保滿足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和總量控制要求。2016 年,全市10 萬千瓦及以上自備煤電機組全部實施超低排放改造,并于2017 年底前完成全部改造工作,鼓勵其它有條件的自備電廠實施超低排放改造。
(八)加強運營管理和市場監管。
20.強化供需兩側管理。按照市場化方向,從需求側和供應側兩方面入手,搞好電力電量整體平衡。加強電力企業運營管理,確保電力安全穩定供應,有效保障供需緊張情況下居民等重點用電需求不受影響。加強電力應急能力建設,提升應急響應水平,確保緊急狀態下社會秩序穩定。
21.建立電力規劃統籌協調機制。建立政府各部門和企業之間、各相關專業規劃之間的橫向協調統籌機制,優化電源與電網布局,加強電力規劃與能源等規劃之間、地方性電力規劃與全國電力規劃之間的有效銜接。不斷提升規劃的覆蓋面、權威性和科學性,增強規劃的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各種電源建設、網架布局和增量配電網業務要嚴格按規劃有序組織實施。
22.強化科學監管。完善電力監管組織體系,創新監管措施和手段,有效開展電力交易、調度、供電服務和安全監管,加強電網公平接入、電網投資行為、成本及投資運行效率監管。加強市場主體誠信建設,將企業法人及其負責人、從業人員信用紀錄納入天津市信用信息平臺,使各類企業的信用狀況透明、可追溯、可核查。對企業和個人的違法失信行為予以公開,違法失信行為嚴重且影響電力安全的,要實行嚴格的行業禁入措施。
作者: 來源: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責任編輯:dongyi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