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來的2-3年內,光伏發電成本即將逼近煤電。同時,以特斯拉為首的企業,開始更高姿態深度整合清潔能源資產。 蹊蹺的是,全市場的清潔能源資產,股價都還在經歷50-90% 的深度腰斬,不比911之后的科網股日子更好,資產價格還處于沉睡階段。 小編認為,行業的轉機在可見的2-3年內,我們將提前重點追蹤『清潔能
7. 有什么新玩法?
Q:太陽能還有哪些玩法,像SolarCity這種類型的公司有沒有價值?
A:SolarCity剛IPO的時候,我記得是18美金,是成功的,對于市場認知的培育有很大幫助。然后我就一直關注,后來它也是漲的非常高,后來又跌下來,后來又被Musk這個老板另外這家公司特斯拉收購了,SolarCity是一家好公司:它開創了光伏的商業模式。以前光伏更多的賣給財大氣粗的買單人,比如一些政府機構、一些有錢人,打『綠色』這個概念。后來用融資租賃的模式,利用美國非常低的融資成本,非常廣闊的融資渠道方式,利用『老百姓家里用電貴』這個點做的商業模式。
Q:美國的家庭用電不貴吧?用光伏有意義嗎?
A:其實美國電很貴,家里面的電最貴,然后才是工業商業,跟中國正好相反。咱們老百姓從來沒為電發愁,便宜,可能北京也就是五毛多錢,相比現在的人均收入,老百姓現在有時候家里忘了關燈也不心疼。美國家庭用電最貴,美國人又有能源、交通等各種方面獨立的意識,我不希望受制于人,受制于公共事業,他就想著,如果我有辦法,我自己發電自己用,如果再能儲起來,用的時候再放出來,他是有這個愿望的。正好現在特斯拉和SolarCity滿足了他們這個愿望,而且這種商業模式讓他們覺得非常合算,有的人可以用光伏掙的錢去還金融的租金成本,這樣一下子打開了市場。世界上任何一個商業模式從一開始創始人也不篤定百分之百成功,只是有這個野心和欲望,所以當時我記得沒錯的話,Musk沒親自做,他讓表弟做,從我們吃瓜群眾來看,就是創業有風險,讓弟弟先趟,如果成功了股東是我,趟不成功就當做個實驗,反正是弟弟做也不丟我的臉。但是一下子就成功了,恰巧趕上了中國制造起來了,00年代中國光伏組件制造起來了,一下子采購成本降下來了,生意越來越好做。
Q:SolarCity哪一年開始做的?
A:很早,可能是2006、2007年,后來有很多從美國回來的人開始干光伏,所以后來2005年往后開始,不斷的有人回來創業,想復制SolarCity的成功,但是都沒他成功。除了生產制造業在尚德上了美股以后,有一片中概股光伏概念股的上市潮,后來起碼在應用上面就沒有太多好公司了,只有一些基本上他們的電站應用也不是在國內,所以國內大多數的從業者其實并不為美國投資者所知。
8. 光伏的估值
Q:我想補充一個問題,為什么那個時候整個市場給光伏的估值那么高?我們都知道光伏行業出過三個中國首富:施正榮,李河君,還有彭小峰。
A:一個是當時正處在一個光伏發展高峰,大發展期間,所以大家對這個產業的預期特別好,這個預期主要就是指安裝量,因為這些公司都是賣發電設備,也就是組件,當時組件的成本急劇下降。但是政府給補貼的這些政策有一些滯后性。當時行業的現狀就是,成本低了補貼還不錯,于是很多公司蜂擁而上,很多的國外的搞發電的獨立供電的公司(IPP)就有非常大的需求量,要買組件,當時可能得有百分之三四十,四五十的產能在中國,made in China,中國是供貨的老大,大家都覺得說今年能干一個G瓦,明年能干兩個G瓦,所以整個Pipeline(項目儲備)特別大,所以給你多高的估值都不為過。
9. 光伏的價格
Q:現在光伏發電一度電是六毛,什么時候價格可以降下來?比如到2020年,三年之后光伏發電是什么價?
A:前些日子有個光伏大會,發布了一個光伏行業的發展路線圖,很多的公司企業和工信部下面的一些研究機構共同的預期,是到2020年能夠大概達到四五毛一度電的度電發電成本。到那個時候,因為火電還要加上一些環境成本,我們事實上就可以真的跟火電拼成本了。
Q:如果以2020年為節點,2020年之后如果我運營一個商超會所或者社區學校,我不裝光伏豈不是傻?
A:可能大家需求不一樣,有的人他的屋頂用做干別的,比如弄個屋頂花園,不一定他非得上光伏,但是如果光伏的電力已經讓他能夠享受到這么好的實惠的話,即便他自己的屋頂因為各種客觀原因不能用來發電,他也不一定用不上,因為到時候咱們的電改隨著推進,事實上只要你的配網區域內有人光伏發電,他也可以跟他買,跟自己發是一樣的。
10. 價格變化帶來的大機會 : 能源交易與能源區塊鏈
Q:2020年,到了0.45元的度電成本,我們能明確看到需求的上升。就現在來說,我在看全市場的時候,說句老實話,全市場的光伏企業的股票跌的跟屎一樣,沒有幾家好公司我能買的下手的,因為我不知道它的底在哪里,搞不好又出來一個像尚德那樣的,出來一個首富,然后把公司給弄掛的。那能不能點評一下,作為業內人士,你覺得哪個公司在兩三年之后2020年左右這樣一個大機會面前,他有希望獲得一個比較大的漲幅?
A:個人判斷來說,不用等到2020年。因為第一我們的成本下降現在是越來越有非常清晰的預期,第二是咱們國家的電改的推進,讓市場流動性起來了。第三是我們整個的環境結構、產業結構包括經濟發展的增速等各種原因,會導致大家會有非常強烈的預期說用綠色能源,但是我們要求綠色能源便宜,所以各種訴求在那,然后它本身的競爭力也在增強,所以這個是一定會有一個交點的,這個交點我們預期在2018、2019年左右,F在隨著海外市場慢慢的它的增速也在減緩,因為可能他們之前的裝機容量也已經很大了,而且他們的國土面積、人口用能等各方面肯定不如中國潛力這么大,所以如果有一些公司是做國內的發電應用的,甚至很多人今后會參與『能源互聯網』整個構建。某個公司開始有可能做光伏,但是后期他們會不斷的完善自己的產業鏈,有可能光伏只是用作發,還可以參與到售電、用能管理、節能服務方面。舉個例子,以前我們有鍋爐改造,可能這個鍋爐比較費原料、費錢,現在在電的方面,我們可以用各種用戶側的需求的服務,讓你用電既能滿足你的生產,又能夠把成本降下來,所謂的更智能化、智慧化。當然這里面會應用到一系列的ICT的技術,有硬件有軟件,同時甚至現在還有人在研究『能源區塊鏈』,用區塊鏈里面的一些技術幫助到這里面的效率提升。
Q:能源怎么可能跟區塊鏈綁在一起呢,這個怎么理解?
A:這個比較生澀,因為本身區塊鏈知道的人就不多,第二再說能源區塊鏈就更不理解了。其實,能源本身以前不太市場化,而且尤其中國人可能對能源沒什么認知,覺得我用就是了,我一開開關燈就亮了,電怎么來的我也不用管,但以后隨著發電、配電、售電的這些市場打開,有很多的參與者他就要市場化運作,里面會有一些交易,交易里面就會必然存在區塊鏈的存在價值。
Q:這個交易是發生在誰和誰之間?
A:比如說剛才我舉了個例子,自己的屋頂沒地方放光伏,鄰居家有,鄰居家把電賣給你,怎么去結算?你怎么知道,有可能有兩個鄰居都有屋頂,你知道那一度電是誰賣給你的?
Q:實際上就是說你需要在你家屋頂上去安裝一個、或者在云端有一個公共的賬簿,能夠記錄誰賣給你多少,而且這個帳目是無法作假的。用區塊鏈技術來去登記每一個人彼此之間的結算信息對嗎?
A:對。
Q:我印象中,原來電網和我作為用戶之間,它都是單向的聯系的,怎么能夠實現您所謂的區塊鏈?
A:現在在我們國家可能還不具備硬件和軟件的基礎,因為首先在通信上是單向的,沒法雙向,以后電能從上往下走,也能從下往上走,相當于以前你只能從電網取電,現在你能把電送回電網那一端,但是有可能是送給電網的更高層次的配網,也有可能直接就送給鄰居了,這里面肯定會有一個途徑的監測,到底你的電是怎么走的。事實上我們不必去看這度電本身怎么走,而是你必須有一個賬簿去記錄它:我發出去了一度電,那邊用了一度,這里面有點像貨幣結算,你不用知道這張美元是誰的,我只要記錄它存了一塊、我取了一塊,這里面就有區塊鏈應用的價值所在了。可能現在還比較早,咱們在探討,現在也已經有一群人在干這個事情,可能現在來說,跟咱們的生活還離的比較遠一點,因為分布式光伏發電現在還沒有做到完全市場化、整個的布點大量接入,還沒存在一個成熟的基礎?赡軈^塊鏈會在我們成熟之后會發揮更大的作用,現在可能在市場早期的時候,還是靠一些政策的扶持,靠電網的一些支持。當然電網也在不斷的改進,現在這次國家電網老總舒總,前幾天我們看到他們幾個人聯合署名的一篇論文,專門寫的就是可再生能源在電網側的消納,所以現在是非常多的角色都在大力支持新能源用來發電,誰都知道它更清潔,同時也希望為新能源能夠輸送到用戶的眼前建立更便利的條件,這里肯定需要很多硬件,包括我們現在花幾萬個億在做農網的改造。如果網都不行,肯定輸送不過來。好比咱們上寬帶,你家里都沒裝寬帶的光纖怎么上網?所以現在處在一個基礎設施建設階段。
作者: 來源:籌碼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