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內情的人可能會疑惑:我國的屋頂那么多,怎么還到了一種搶的地步?要說清楚這件事,還得從國家鼓勵分布式光伏說起。
光伏發電要避開農業用地 分布式屋頂很搶手
“春節過后,從普通地面光伏電站到領跑者項目,2017年光伏搶裝潮正式開啟。”力諾光伏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2016年山東省并未獲得普通光伏電站指標,而僅是分配了1117兆瓦的光伏扶貧指標,其中包括800兆瓦的集中式電站以及317兆瓦的村級電站。
另外,記者獲悉,近日我省的幾個農業光伏扶貧項目被相關部門勒令停工,原因是占用一般農田。事實上,2016年山東省光伏扶貧項目中80%以上的項目為農業光伏類型,隨著國土5號文的出臺,光伏用地的問題愈發受到市場關注。
數據顯示,2016年山東省新增光伏裝機規模3.97吉瓦,遠超歷史平均水平。同時,在2016年底的增補指標申請中,山東省也上報了1吉瓦的申報規模,在這樣大規模發展的背后,是山東省可用于發展地面光伏電站的用地越來越緊俏。
資源稀缺引來“黃牛” 優質屋頂很值錢
“以8元/瓦的造價計算,屋頂光伏項目投資動輒千萬甚至上億,用能企業自己投建會給現金流帶來極大壓力,他們更愿意出租屋頂換取優惠電價來享受光伏發電的好處。”力諾光伏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而簽訂“合同能源管理協議”時存在兩種情況,一是用能企業本身就是屋頂資源的出讓者;另一情況下,屋頂資源的出讓者并非屋頂業主,而只是用能企業的相關方,但他可以促成用能企業訂立合同。這就是屋頂“黃牛”。光伏項目開發商通常愿意支付給黃牛們“技術服務費用”,畢竟光靠自己未必能談成。
當然,“黃牛”們不是屋頂的唯一來源。在分布式光伏發展良好的浙江地區,地方政府和行業協會提供了比“黃牛”們更專業的屋頂資源對接服務。當年被原國家能源局局長吳新雄推崇的“嘉興模式”中,地方政府承擔了調節屋頂資源的責任。其中,占地14.2平方公里的嘉興光伏高新區內所有廠房屋頂資源,由高新區管委會光伏辦負責分配管理,為入駐的光伏項目投資商提供一站式服務。
作者:史春勇 來源:濟南日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