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一季度,我國國民經濟延續了去年下半年以來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積極變化不斷增加,多項經濟指標明顯回暖。能源行業情況如下:
能源需求方面
電力、化工、鋼鐵行業的煤炭消費呈正增長,一季度,全國全社會用電量累計1446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9%。
隨著產
三、預測與展望
1、二季度整體能源形勢預測
總體來說,預計二季度能源供需將保持寬松,局部過剩,能源價格相對平穩。預計油價有一定的上行空間。光伏市場前景進一步趨穩,可能會出現搶裝潮。
煤炭市場供需基本平衡,煤價難有大起伏。需求方面,煤炭消費增長動力不足。北方采暖季結束,采暖用煤大量減少;二季度南方進入降水期,水力發電開始發力,電力行業用煤將降低;與此同時,下游鋼鐵市場處于旺季,對煉焦煤需求將有所拉動。二季度煤炭供應能力基本穩定,將延續一季度的增長態勢。二季度,煤炭供需將保持在較為穩定的水平,隨著主要港口和重要電廠煤炭庫存的逐步回升,預計二季度煤炭價格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電力需求增速加快。從一季度相關數據來看,盡管中國宏觀經濟面臨一定壓力,但二季度往上走的力量越來越強。能源是經濟發展的基礎,二季度經濟發展向好,工業生產也將加大力度,鋼鐵、建材、有色等高耗電工業領域用電將保持增長,綜合看來,二季度全國電力需求將超過一季度的增長水平。
國際油價小幅回調。二季度,OPEC仍將保持較高減產協議落實率,但由于美國復產速度較快,規模較大,因此上半年國際原油市場實現供需平衡比較困難,預計油價會小幅回調。
成品油消費溫和增長。在成品油消費方面,成品油市場需求有望溫和增長。在成品油供應方面,隨著新建煉廠投產以及部分煉廠小幅擴能,成品油產量將繼續增加,顯著高于消費增幅。
原油產量繼續下滑。預計國內原油產量將繼續下滑,但由于低效、無效產量已基本出清,二季度下滑幅度可能顯著縮小。在地方煉油企業需求和國儲原油收儲工作帶動下將繼續增長,對外依存度進一步擴大。
天然氣供需平穩增長。受宏觀經濟持續改善以及天然氣價格市場化改革進一步推進的影響,預計上半年天然氣表觀消費量會持續增長。在進口方面,預計第二季度天然氣進口量仍將保持快速增長。
二季度或出現光伏市場搶裝潮。隨著2017年的光伏補貼電價的正式公布,市場的前景繼續趨穩。中國光伏供應鏈對2017年的市場充滿信心,預計2017年光伏增長為19%,第二季度光伏出貨量及裝機量將有超過100%的增長。
2、全年能源形勢展望
煤炭發展空間進一步縮小。從國際層面來看,2016年11月巴黎協議生效,中國政府將踐行減排目標,到2030年,國內單位生產總值CO2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從國內能源發展來看,國家能源“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到2020年煤炭占能源消費結構的58%左右,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結構的15%,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進一步減少煤炭的使用。
電力市場改革將加大力度。在電力供給側改革、中央與地方強力推進、電改紅利釋放三個因素驅動下,2017年電力體制改革有望進入第二輪爆發期。全面電力市場化的改革將涉及油氣、通信、電力、鐵路等多部門,將釋放更多的公平競爭環境,降低社會整體成本,同時,完善分配機制,激發民間智慧,讓更多的人來參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油氣行業效益繼續向下游轉移。從油氣行業整體來看,今年上游企業仍將在困境中艱難前行,下游企業保持穩定增長,產業鏈效益從上游向下游轉移,規模化、一體化企業優勢更加明顯。在國際油價震蕩上行的情況下,預計2017年油氣行業工業增加值增速有所提高。
石油價格將在波動中趨升。國際油價波動與影響供求關系的大事件緊密關聯,此輪油價大幅下跌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但主因仍是供需關系發生變化。2017年世界石油市場將趨于平衡,但仍需看到主要OECD國家石油商業儲備連續數年上漲,以及美國頁巖油開發成本下降的事實,因此,油價雖呈回升態勢,但缺乏快速上漲的支撐。
油氣改革政策將密集出臺。《天然氣體制改革總體方案》、《關于加快推進天然氣利用的意見》等政策將相繼出臺,天然氣體制改革效果將逐步顯現。預計2017年還將有相關改革政策發布,油氣改革方案有望于二季度出臺,油氣改革進一步帶入深水區。
天然氣生產消費持續增長。天然氣生產消費持續增長,峰谷矛盾依然突出,其目標值取決于技術創新和政策杠桿的力度。在“煤改氣”和天然氣價格市場化改革的雙重推動下,預計2017年國內天然氣消費穩定增長,比上年增長10%,達到2349億立方米,天然氣對外依存度可能突破38%。這對天然氣供應體系的靈活性、完備性、安全性提出更加迫切的要求。2017年天然氣季節峰谷差的矛盾,隨著國家儲氣價格改革的出臺,有望緩解,但儲氣調峰設施尚需投資建設周期,難以短期內徹底改觀。
新能源發展加速,風電南下將成定局。2017年新能源發展仍將保持較好的勢頭,根據行業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光伏供應鏈對2017年的市場充滿信心,預計2017年光伏增長為19%。2017年低風速地區將是我國陸上風電開發的主戰場。
3、對策與建議
完善分流職工安置的相關對策。一是中央財政專項獎補資金發放到位,用于人員安置,確保分流職工生活有保障。二是要指導地方和企業做好職工安置的方案,多聽取職工意見,并由職代會審議通過。三是要繼續落實職工安置的各項政策。四是加大再就業幫扶力度,特別是對“4050”等就業比較困難的人員。
加強發電企業經營管理,確保電力供應。煤電企業面對如此嚴峻、前所未有的經營形勢、經營環境和經營壓力,一是要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淘汰煤電落后產能;二是要進一步加強運營能力建設,力爭將平均供電煤耗控制在310克標煤/千瓦時;三是要積極采取加強內部管理、大力降低經營成本的應對措施。
加快擴大天然氣消費規模,需協調推進。一是盡快出臺《關于加快推進天然氣利用的意見》,制定切實可行的配套措施。二是研究建立低油價時期高價長協氣解決辦法,采取合理分攤模式。三是盡快完善基礎設施公平開放實施細則,落實第三方準入,提高LNG接收站,儲氣調峰等基礎設施利用率,促進天然氣進口和調峰規模。四是督促石油公司調整門站價,在二季度用氣淡季時積極下調氣價,促進市場消費。
油氣體制改革方案配套政策需重點推進。與電改相比,油氣改革步伐明顯落后,應盡快出臺深化油氣體制改革的總體方案,加快推進相關實施細則和配套政策,在全面推進行業改革的同時,應在常規油氣準入、原油進口、煉化去產能、成品油價格改革和國企改革等方面重點推進。
多措并舉,緩解新能源消納矛盾。解決可再生能源消納問題需要電源、負荷、電網三管齊下,利用創新的市場思維解決消納難題。
一是加快建設新能源并網工程和跨區跨省輸電通道,滿足新能源集中大規模開發和大范圍消納需求,是解決棄風棄光問題的治本之策。
二是提升電力系統平衡調節能力。
三是推動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納,鼓勵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作為市場主體,積極參與市場直接交易,并逐步擴大交易范圍和規模,鼓勵超出可再生能源保障性利用小時數的發電量參與市場交易。(作者單位:中能智庫)
作者:田海亭 余國雄 李慧 郝悅娟 鞠歡 來源:中國能源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