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3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發布公告稱,將針對全球光伏電池及組件發起“201”調查。預計該調查將在2017年9月22日作出損害認定。鑒于中國在光伏電池及組件的產量均占全球產量的75%以上,美國的這次201調查顯然是針對中國的。 美國光伏“雙反”仍在接力 美國早在2011年就開始了針對中
光伏產業對中國的戰略意義重大
相對于中國,美國的光伏產業已經失去了從原材料到終端應用的所有環節的優勢。也正因為美國已經沒有什么可以失去的了,他們針對中國光伏產業的限制手段一定會進一步升級。從中國的角度看,固然美國仍是一個很重要的市場,但是美國人采取的貿易保護措施已經不可能對中國的光伏產業造成實質性的傷害。對中國企業來說,無非是少賺一點,或者賺錢的路徑多繞一點,不至于美國人不買我們就過不下去。
能實現這一點,也正是因為中國制造的光伏系統成本已經下降至一個重要的臨界點,在世界的很多地方,光伏的應用已經不需要任何補貼了。真實的應用需求已經被激活,美國人不買,也會有大量來自不發達國家的需求來填補空缺。
根據國家能源局的數據,2017年上半年,中國新增光伏系統安裝量達24GW,而長江三峽水電站的總裝機為22.4GW。三峽水電站用了12年才全面竣工,而今天的光伏行業僅用了6個月就再造了一個三峽。中國的累計光伏裝機已經超過101GW,而全國電力總裝機為1650GW,光伏裝機已經占全國總裝機的6%。
在今后數年內,中國制造的光伏系統成本一定會進一步下降,用不了多久就能降到與火電站相近的水平上,光伏的大規模應用才剛剛開始。《人民日報》6月18日消息,國家電網公司自6月17日0:00至23日24:00,將連續7天合計168小時內,全部以太陽能、風能及水力發電供應青海全省用電。這是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我們期待新能源供電能夠盡快成為中國電力應用的主流。
最后說一下我個人的期盼。我盼望中國的能源應用能夠盡快實現電力化,而電力能夠盡快實現大部分可再生。到那天,我們將不再依賴國外的能源供應,無盡的陽光就能充分保障中國的能源安全。(作者是協鑫集團中央研究院副總工程師)
作者:范斌 來源:科工力量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