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行業是生產和輸送電能的行業,可以分為發電、輸電、配電和供電四個基本環節。其行業簡圖如下: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電力行業中的發電環節,其工作原理是將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轉化為電能,通過升壓變電站升壓后輸送至電網,完成發電的過程。
流程示意圖如下: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1)優化能源開發布局
《風電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
1、加快開發中東部和南方地區陸上風能資源
按照“就近接入、本地消納”的原則,發揮風能資源分布廣泛和應用靈活的特點,在做好環境保護、水土保持和植被恢復工作的基礎上,加快中東部和南方地區陸上風能資源規模化開發。結合電網布局和農村電網改造升級,考慮資源、土地、交通運輸以及施工安裝等建設條件,因地制宜推動接入低壓配電網的分散式風電開發建設,推動風電與其它分布式能源融合發展。
到2020 年,中東部和南方地區陸上風電新增并網裝機容量4200 萬千瓦以上,累計并網裝機容量達到7000 萬千瓦以上。為確保完成非化石能源比重目標,相關省(區、市)制定本地區風電發展規劃不應低于規劃確定的發展目標。在確保消納的基礎上,鼓勵各省(區、市)進一步擴大風電發展規模,鼓勵風電占比較低、運行情況良好的地區積極接受外來風電。
2020 年中東部和南方地區陸上風電發展目標如下: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有序推進“三北”地區風電就地消納利用
棄風問題嚴重的省(區),“十三五”期間重點解決存量風電項目的消納問題。風電占比較低、運行情況良好的省(區、市),有序新增風電開發和就地消納規模。
到2020 年,“三北”地區在基本解決棄風問題的基礎上,通過促進就地消納和利用現有通道外送,新增風電并網裝機容量3500 萬千瓦左右,累計并網容量達到1.35 億千瓦左右。相關省(區、市)在風電利用小時數未達到最低保障性收購小時數之前,并網規模不宜突破規劃確定的發展目標。
2020 年“三北”地區陸上風電發展目標如下: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太陽能發電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
綜合考慮太陽能資源、電網接入、消納市場和土地利用條件及成本等,以全國光伏產業發展目標為導向,安排各省(區、市)光伏發電年度建設規模,合理布局集中式光伏電站。規范光伏項目分配和市場開發秩序,全面通過競爭機制實現項目優化配置,加速推動光伏技術進步。在棄光限電嚴重地區,嚴格控制集中式光伏電站建設規模,加快解決已出現的棄光限電問題,采取本地消納和擴大外送相結合的方式,提高已建成集中式光伏電站的利用率,降低棄光限電比例。
重點地區2020 年光伏發電建設規模如下: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作者: 來源:中國產業信息網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