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行業是生產和輸送電能的行業,可以分為發電、輸電、配電和供電四個基本環節。其行業簡圖如下: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電力行業中的發電環節,其工作原理是將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轉化為電能,通過升壓變電站升壓后輸送至電網,完成發電的過程。
流程示意圖如下: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提高電力系統消納能力
《風電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
利用跨省跨區輸電通道優化資源配置,借助“三北”地區已開工建設和已規劃的跨省跨區輸電通道,統籌優化風、光、火等各類電源配置方案,有效擴大“三北”地區風電開發規模和消納市場。“十三五”期間,有序推進“三北”地區風電跨省區消納4000 萬千瓦(含存量項目)。利用通道送出的風電項目在開工建設之前,需落實消納市場并明確線路的調度運行方案。
“十三五”期間“三北”地區跨省跨區外送風電基地規劃(含存量項目)如下: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此外,《風電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通過創新發展的方式提高電網消納水平,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匍_展省內風電高比例消納示范
在蒙西等一批地區,開展規劃建設、調度運行、政策機制等方面創新實踐,推動以風電為主的新能源消納示范省(區)建設。制定明確的風電等新能源的利用目標,開展風電高比例消納示范,著力提高新能源在示范省(區)內能源消費中的比重。推動實施電能替代,加強城市配電網與農村電網建設與改造,提高風電等清潔能源的消納能力,在示范省(區)內推動建立以清潔能源為主的現代能源體系。
、诖龠M區域風電協同消納
在京津冀周邊區域,結合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以及可再生能源電力消費比重目標,開展區域風電協同消納機制創新。研究適應大規模風電受入的區域電網加強方案。研究建立靈活的風電跨省跨區交易結算機制和輔助服務共享機制。統籌送受端調峰資源為外送風電調峰,推動張家口、承德、烏蘭察布、赤峰、錫盟、包頭等地區的風電有序開發和統籌消納,提高區域內風電消納水平與比重。
、弁苿语L電與水電等可再生能源互補利用
在四川、云南、貴州等地區,發揮風電與水電的季節性、時段性互補特性,開展風電與水電等可再生能源綜合互補利用示范,探索風水互補消納方式,實現風水互補協調運行。借助水電外送通道,重點推進涼山州、雅礱江、金沙江、瀾滄江、烏江、北盤江等地區與流域的風(光)水聯合運行基地規劃建設,優化風電與水電打捆外送方式。結合電力市場化改革,完善豐枯電價、峰谷電價及分時電價機制,鼓勵風電與水電共同參與外送電市場化競價。
④拓展風電就地利用方式
在北方地區大力推廣風電清潔供暖,統籌電蓄熱供暖設施及熱力管網的規劃建設,優先解決存量風電消納需求。因地制宜推廣風電與地熱及低溫熱源結合的綠色綜合供暖系統。開展風電制氫、風電淡化海水等新型就地消納示范。結合輸配電價改革和售電側改革,積極探索適合分布式風電的市場資源組織形式、盈利模式與經營管理模式。推動風電的分布式發展和應用,探索微電網形式的風電資源利用方式,推進風光儲互補的新能源微電網建設。
《太陽能發電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
結合電力外送通道建設太陽能發電基地,按照“多能互補、協調發展、擴大消納、提高效益”的布局思路,在“三北”地區利用現有和規劃建設的特高壓電力外送通道,按照優先存量、優化增量的原則,有序建設太陽能發電基地,提高電力外送通道中可再生能源比重,有效擴大“三北”地區太陽能發電消納范圍。在青海、內蒙古等太陽能資源好、土地資源豐富地區,研究論證并分階段建設太陽能發電與其他可再生能源互補的發電基地。在金沙江、雅礱江、瀾滄江等西南水能資源富集的地區,依托水電基地和電力外送通道研究并分階段建設大型風光水互補發電基地。
電力外送通道配置太陽能發電基地布局情況如下: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此外,《太陽能發電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要進一步完善太陽能發電市場機制和配套電網建設:
根據電力體制改革系列文件要求,建立適應太陽能發電的電力市場機制,確保太陽能發電優先上網和全額保障性收購。促進分布式光伏發電與電力用戶開展直接交易,電網企業作為公共平臺收取過網費。將分布式光伏發展納入城網農網改造規劃,結合分布式光伏特點進行智能電網建設升級。做好集中式大型電站和配套電網的同步規劃,落實消納市場和送出方案。電網企業及電力調度機構應按可再生能源全額保障性收購管理規定,保障光伏電站最低保障小時數以內的上網電量按國家核定或競爭確定的上網電價收購;超過最低保障小時數的電量,通過參與電力市場競爭實現全額利用。
作者: 來源:中國產業信息網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