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往年光伏“630”搶裝潮后“斷崖式下跌”的走勢,多晶硅料的價格在近期出現了瘋狂上漲。 價格一路攀升 下游壓力劇增 根據研究機構PVinfolink的價格研究顯示,國產硅料價格近期一路攀升。7月27日,硅料均價128元/公斤;8月2日,均價135元;8月9日均價140元;而且后續仍有攀升勢頭,目前現貨市場價格已觸摸
供需失衡局面恐將持續
雖然多晶硅料大的擴產項目不斷涌現,但進展較為緩慢。且下游硅片擴產也在不斷進行,多晶硅產能增長速度低于硅片。未來,供需不均衡的局面仍將持續。
另外,縱觀目前國內的政策導向和市場自身平價上網的需求,高效化趨勢已勢不可擋。尤其是高效產品的市場份額不斷提升,從硅片到電池組件的產能都在快速增長,高品質硅料供給不足的矛盾會愈發突出。
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面對記者的采訪,給出了如下的建議。
一是,對于擁有先進技術和資金實力的多晶硅企業擴產項目,國家和當地政府要大力扶持,鼓勵先進技術項目加速上馬。當然,多晶硅企業自身也要苦練內功,除了降本,也要在硅料品質提升方面加強投入,以順應高效化產品的時代。
二是,我國于2014年8月實施的暫停太陽能級多晶硅加工貿易措施,國家層面和行業內部也應對其效果進行重新討論和評估。
實施此項措施的初衷,是為了營造多晶硅行業公平的競爭環境。但應該看到,在包括雙反政策的影響下,在業內企業的努力下,我國多晶硅產業早已不再弱不禁風,已成為行業翹楚。不僅總產量世界第一,成本也極具競爭力。相當部分企業可變成本已做到了每公斤10美元的水平,新特能源甚至低于7美元,大全新能源也只有7.4美元,遠低于國外多晶硅生產企業。
同時高品質硅料方面,在國內無法有效滿足的情況下,進口海外硅料是剛需,禁止加工貿易,反而削弱了下游廠商的競爭力。
在我國多晶硅產業具有較強競爭力的背景下,放開加工貿易,有利于進一步充分競爭,促進多晶硅行業技術進步,并提高中國光伏整體產業鏈的競爭優勢。
光伏上下游唇齒相依 應共同協力發展
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副局長劉丹,近期在第十一屆中國新能源國際高峰論壇上做主旨演講時指出,希望在面對外部的貿易保護措施時,中國光伏產業能夠推動行業自律和上下游合作,實現全行業的持續穩定發展。
在與上下游產業的關系中,光伏與多晶硅產業唇齒相依。多晶硅供應受制于人,光伏產業也難以保持全球競爭力。從短期和微觀上看,上下游之間各有利益訴求,這純屬正常,但從長期和全局來看,上下游更多的是共同發展的利益。上下游要多溝通,盡量尋找利益共同點、平衡點,把握最大公約數,才能達到共贏的效果。希望整個產業鏈的企業同心協力,真正形成我國光伏產業在國際上的第一優勢。
作者:張世祥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