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網:三管齊下降低棄電率
國家電網數據顯示,2017年,新能源發電裝機量和發電量仍在繼續增長,其中發電量同比增長38%,占總發電量的6.6%,同比提高1.5個百分點。截至2017年底,甘肅、青海、寧夏、新疆、河北、內蒙古等19個省份新能源成為第一、第二大電源。其中,甘肅省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占當地電源總裝機容量的42%。
受國家政策引導,風電新增裝機容量創近5年新低。尤其是三北地區風電建設全面放緩,風電設備利用率有明顯上升,而華中、華東、西南區域部分省份,風電裝機有加速趨勢。而分布式光伏發電在2017年呈現爆發式增長,發電量同比增長190%。2017年,光伏發電新增裝機容量占全部電源新增裝機容量的40%,超過火電新增裝機容量。
在新能源發電量增加的同時,為降低棄電率,國家電網在2017年“多管齊下”。通過電網建設、調度運行和市場交易三條途徑,加大新能源過剩電力的消納渠道和能力。
在電網建設上,2017年,國家電網投資95億元在新能源并網及輸送上,建成了一批省內輸電通道及跨省跨區輸電通道,開工和在建26座抽水蓄能電站。在調度運行上,通過提升電網平衡能力,為新能源電量騰出更多消納空間,同時實施全網統一調度,加強省間電網調峰互濟。
此外,在新能源市場的建設上,全面建成國家級的北京電力交易平臺和27個升級電力交易平臺,實現了交易平臺全覆蓋。2017年,完成新能源電量省間交易492千瓦時。尤其是跨區現貨交易試點的展開,在促進三北過剩新能源電量消納上起到積極作用。
對于現階段新能源電量省間消納主要存在的障礙,國家電網發展部發言人何永勝表示,壁壘主要來自于四方面:一是地方政府干涉送受規模及價格;二是網源協調能力不足;三是系統調控能力不足;四是市場機制不完善。
《白皮書》指出,新能源消納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政府部門、電網企業、發電企業和用戶共同努力,國家電網在2018年的工作重點將集中在四方面,一是加強頂層設計,在國家層面實現能源電力在全國范圍統一規劃、統一平衡。二是推動市場機制建設,加快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通過市場手段打破省間壁壘。三是規劃建設一批特高壓跨區輸電工程,加強送端、受端電網建設,解決當前存在的特高壓“強直弱交”結構性矛盾,充分發揮好電網優化配置資源的平臺作用。
原標題:2017年國家電網經營區新能源消納好轉 棄電量、棄電率實現‘雙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