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第三批光伏“領跑者”名單全部公布,8個應用領跑者基地也終于于近期亮相。本次領跑者的亮點很多,例如在本次應用領跑基地競爭優選中,各大央企的積極入場,讓領跑者基地的競爭更加白熱化。相比于國電投、中廣核等多家央企,民企遇到了更多的挑戰。然而,晶科電力從眾多民營企業中脫穎而出,截止到目前,已公布中標結果的領跑者基地中,晶科電力及聯合體中標10個項目。
此外,一個突發事件也引起了業內的轟動,即8個領跑者基地中的大同二期光伏領跑基地優選公示結果遭國家能源局否決,并要求山西發展改革委糾正相關問題。業內人士透露,這或與超低價中標對制造業造成壓力有關。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認為:“大同二期取消優選必然是違反了國家關于領跑者基地建設有關政策,并沒有成為真正業內的‘領跑者’,至于后續該項目是否能通過整改重上則視改善情況。”
三大領跑者基地被叫停
近一個月來,全光伏行業的目光基本都集中到了領跑者基地的投資企業競爭優選上面。曾入選的10個應用領跑者基地全部已經完成了企業報名并發布了申報文件通知。
3月27日,國家能源局突然發文否決大同二期領跑者基地中標結果,暫停該基地企業競爭優選等工作,不認可該基地3月24日的公示內容。聯系之前青海格爾木、德令哈兩個領跑基地被暫停。第三批領跑者項目的10個應用領跑者基地之中已經有3個基地被叫停,到底出現了什么問題?
首先回顧青海格爾木、德令哈兩個領跑基地,3月份,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突然下發《關于暫停青海格爾木、德令哈光伏發電應用領跑基地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在確認格爾木、德令哈領跑基地是否按省政府相關文件征收城鎮土地使用稅政策、明確能否落實基地申報相關承諾之前,暫停兩基地企業競爭優選等工作。”事實上,青海格爾木、德令哈等地增加土地稅費并不是個例,各種非技術成本已經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業內人士透露:“有些地方政府要求企業參與扶貧才能并網、項目前期費用、多采購本地產品等‘緊箍咒’嚴重影響到了等待補貼光伏企業的積極性。”對此,業內多位專家學者坦言,政府需要從“政策制定者”轉變為“服務者”,提前做好土地、并網等協調工作,減輕企業負擔,縮短辦理各項手續的時間,才能讓企業集中心思做項目。
而大同二期項目被叫停的詳細原因眾說紛紜,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大同二期光伏發電應用領跑基地未按國家政策以及領跑基地建設相關規定和要求開展企業競爭優選工作”。據了解,該通知還特意提到:為促進壽陽應用領跑者基地及長治技術領跑者基地競爭優選工作順利啟動開展,確保不走樣、不變味、不跑偏,請山西發展改革委加強組織領導和監督管理。
實際上,第三批光伏“領跑者”已經歷多次“波折”,先是本該2017年開標項目拖至2018年初才啟動;招標形態也作出調整,首次啟動技術領跑者基礎建設,最終以“10+3”招標,“10”即為10個應用領跑者基地,導致招標時間更倉促。當然,目前只有7個項目最終通過。
這3個在業內看來本很有潛力的項目因為地方政策不夠明確等原因擱置,委實令人惋惜。業內人士表示,這些項目如果要重新上馬必須按照國家有關政策和光伏發電領跑基地建設相關要求予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