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第三批光伏“領跑者”名單全部公布,8個應用領跑者基地也終于于近期亮相。本次領跑者的亮點很多,例如在本次應用領跑基地競爭優選中,各大央企的積極入場,讓領跑者基地的競爭更加白熱化。相比于國電投、中廣核等多家央企,民企遇到了更多的挑戰。然而,晶科電力從眾多民營企業中脫穎而出,截止到目前,已公布中標結果的
領跑者技術門檻愈來愈高
與前兩批光伏“領跑者”基地不同的是,第三批光伏“領跑者”基地分為應用領跑基地和技術領跑基地,兩種基地有不同的建設模式。從投資者方面的要求來看,應用領跑基地的重點是上網電價,即要求投資者選用達到領跑技術指標的光伏產品,并將比當地光伏發電標桿上網電價低10%的電價作為企業競價的門檻;而技術領跑基地主要突出研發技術的先進性和市場應用前景,即要求投資者為技術最前沿的光伏制造企業,由其單獨或聯合一家光伏發電投資企業共同(光伏制造企業須控股)作為該基地項目投資企業,基地項目執行光伏發電標桿上網電價。
第三批領跑者名單最大的亮點在于完善了監督管理和激勵獎懲機制。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推進光伏發電“領跑者”計劃實施和2017年領跑基地建設有關要求的通知》表示,國家能源局將會同有關方面加大對領跑基地建設運行的全過程監督,建立健全基地建設運行狀況定期發布、工作激勵和黑名單、失信懲戒等制度。對達不到競爭承諾光伏產品技術指標(包括組件轉換效率、衰減率、系統效率等)的基地、企業、設備制造商,以及未兌現政策和服務承諾的地方政府予以通報。領跑基地項目整個建設經營期不得轉讓,對擅自轉讓基地項目、因自身原因未按期建設和驗收不合格的基地企業(含技術領跑基地的光伏制造企業),禁止其及所屬企業集團系統所有企業參加后續領跑基地投資建設。
也因為監督管理機制愈加完善,業內多位人士也反映:“這段時間3個領跑者基地項目被叫停正是對將成為業內標桿式的光伏企業、產品進行鞭策,使得‘強者恒強,強的有道理’。”
民企國企同臺競技 國電投、中廣核、晶科電力3家企業中標容量為7843MW,占到總規模的71.1%。作為前兩批領跑者項目最大贏家之一的晶科電力,在第三批領跑者項目結果中,又一次位居前列。晶科電力及聯合體以10個項目的中標數量,累計超過1GW的中標規模目前居第二位。
在這次領跑者競標中,一個顯著的特點是,央企國企都超乎意料地投入,采取各種激進的策略,這對于競標的民營發電企業無疑難上加難。而晶科電力的這次階段性成功,既有偶然也有必然:晶科電力是此前兩批領跑者項目中標頻次和數量最多的企業之一,在技術方案、商務方案以及融資組合方案等方面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這也為今后其他企業進入領跑者項目提供了實踐和參考。
領跑者基地在土地和接網成本明確以后,企業的真正競爭實力成為成功中標的關鍵。這包括技術方案、供應鏈、融資成本、管理成本,并且需要考慮到可能缺少經驗帶來的風險成本。
圍棋之道講究“取勢”與“取地”,“勢”是洞悉宏觀發展趨勢、形成整體性導向,“地”是處理好遠景戰略與現實戰術的關系。如要成為光伏領跑者,就要學會“取勢”與“取地”,既看到森林,更要得到樹木,在有格局的視野下進行長遠布局,這從根本上決定了入圍光伏企業的戰略高度。
第三批領跑者基地從基地的分類、規劃、監督管理、激勵獎懲等各方面對于領跑者計劃進行了完善,保證了領跑者項目的先進性以及對行業的引導性。技術領跑基地的存在使得那些光伏前沿技術有了一個展示的舞臺,對于光伏行業的未來發展有極大的意義。林伯強認為,新出現的激勵獎懲等措施不但迎合了光伏發電保障性收購等政策,而且可以極大地激發企業的積極性,最終推動相關項目在技術、質量上實現全面領跑。
總體而言,在前兩批領跑基地建設管理經驗的基礎上,第三批領跑基地的建設有更加完善的部署和制度,突出了土地、環境、安全、電價的約束作用,為“領跑者”計劃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基礎,并對行業有不可忽視的引導性作用。
作者:郭丁源 來源:中國經濟導報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