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技術難題
新能源汽車退役的動力電池,做梯次利用儲能,并非簡單的平行移植,還需要解決電池的一致性和安全性問題,以及技術上的進一步攻關。
在王堉看來,梯次利用儲能最為關鍵的問題就是檢測環節,只有正確判斷退役電芯或模組的工作狀態,才能進行相匹配的梯次利用。為此,天津猛獅新能源已經開發并建立了一套以梯次利用信息系統為核心的綜合評估體系,對退役電池進行檢測。“該系統綜合了數據庫、模型與評估方法、物料管理等三個重要環節,可對退役電池的殘值、信息追溯、梯次利用方案等進行全方位支持。”
李劍鐸認為,組串分布式是做梯次利用儲能的核心要點。“將一輛車上的電池串聯在一起,配上一個儲能變流器,堅決做串聯不做并聯,在加上監控單元,形成一個儲能系統,可以最大化地保證電池的一致性。”
王子冬指出,動力電池在理論上可以回收梯次利用,但問題出在動力電池的產品結構和生產工藝設計上,很多企業為提高電池組工作的可靠性,采用激光焊接工藝將電池串聯起來,或者采用螺栓緊固方法。這樣的連接結構造成動力電池梯次利用的難度,用戶采用舊電池重新組裝成電池組的成本過大,阻礙了動力電池的梯次利用。“因此要在動力電池產品結構設計上和生產工藝方面進行大膽創新,方便電池組的拆裝以及維修保養,通過自動化組裝設備縮短電池組裝的時間。”他進一步建議。
安全疑慮尚存
關于梯次利用儲能,業內也存在不同的聲音,反對者認為,因為和電力直接相關,梯次利用就是要安全高效,不能存在任何安全隱患。
“關于梯次利用,我們也在研究,但是這一塊比較復雜,沒有想象中簡單,退役電池質量不一,還需要解決其安全性、一致性、技術性、經濟性等諸多問題。”陽光電源光儲事業部副總裁吳家貌坦言。
在吳家貌看來,儲能電池和動力電池在技術性能方面的關注點不同,儲能系統和動力系統所面對的系統復雜程度不同,特別是經過長期使用后,電池一致性呈現非線性下降,使梯次利用更類似偽命題,而對于一致性不同的電池進行大量的篩檢工作,也讓企業從經濟性方面望而卻步。
“梯次利用有價值,但也有瓶頸。梯次利用的場景很多,不一定非要盯著電力儲能、大規模儲能,因為這些對安全性、可靠性要求高。”南都電源總裁陳博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梯次利用主要是應用到通訊基站、UPS、低速車動力行業,這樣會比較容易。”
“退役電池梯次利用在大規模儲系統上,存在的不確定因素很多,我對此持保守意見。但在小的系統中應用更現實,如果將梯次利用和戶用儲能結合起來,市場總量就不小了,不一定非要放在兆瓦級以上的儲能系統上。”北京雙登慧峰聚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唐西勝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