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從國家能源局官網獲悉,國家能源局綜合司發布《關于2018年度電力輔助服務有關情況的通報》,據通報數據:2018年,全國除西藏外31個省(區、市、地區)參與電力輔助服務補償的發電企業共4176家,裝機容量共13.25億千瓦,補償費用共147.62億元,占上網電費總額的0.83%。
通報詳細情況如下
一、 電力輔助服務基本情況
2018年,全國除西藏外31個省(區、市、地區)參與電力輔助服務補償的發電企業共4176家,裝機容量共13.25億千瓦,補償費用共147.62億元,占上網電費總額的0.83%(詳見附件)。
從電力輔助服務補償總費用來看,補償費用最高的三個區域依次為西北、東北和華北區域,西北區域電力輔助服務補償費用占上網電費總額比重最高,為3.17%,華中區域占比最低,為0.23%(見圖1)。
圖1 各區域電力輔助服務補償費用情況
從電力輔助服務補償費用的結構上看,調峰補償費用總額52.34億元,占總補償費用的35.46%;調頻(西北區域調頻為AGC(自動發電控制)加一次調頻,其他區域調頻為AGC)補償費用總額41.66億元,占比28.22%;備用補償費用總額42.86億元,占比29.03%;調壓補償費用10.33億元,占比7.00%;其他補償費用0.43億元,占比0.29%(見圖2)。
圖2 電力輔助服務補償費用構成
從分項電力輔助服務補償費用來看,調峰、調頻和備用補償費用占總補償費用的90%以上。其中,東北、西北區域調峰補償力度最大,西北、華北區域調頻補償力度最大,西北、南方區域備用補償力度最大。總體來看,西北區域整體電力輔助服務補償力度最大(見圖3)。
圖3 各區域各項電力輔助服務補償費用情況
從電力輔助服務補償費用來源來看,主要來自發電機組分攤費用,合計118.95億元,占比為80.58%。此外,跨省區(網外)輔助服務補償分攤費用合計0.83億元,新機差額資金1.01億元,考核等其他費用25.04億元,無分攤減免費用(見圖4)。
圖4 電力輔助服務補償費用來源
從能源類型的角度來看,電力輔助服務補償費用的補償與分攤費用對比如下(見圖5)。
注:廣東調頻輔助服務市場于2018年9月1日啟動試運行并開始結算,4個月合計補償2.35億元,圖中未含該部分費用。
圖5 各類型機組電力輔助服務補償分攤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