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料還能漲多久?多晶硅料的漲價,是光伏行業近期最熱的現象。國慶節前夕,硅料價格迅速飆升,從21萬/噸上漲至23.58萬/噸,更有甚者,報價超出了25萬/噸,硅料再一次面臨著供不應求。關于硅料漲價,外界經常會出現兩個錯覺。第一個錯覺是認為硅料漲價,是新鮮熱點。但事實上,硅料的漲價從年初就開始了。而且在光伏歷史上,也不是第一次,早
02 供需錯配不是壞事
在光伏行業內,供需錯配,產業鏈失衡并不是新鮮事,從長期看更不是壞事。
光伏行業從2000年的高速發展到08年金融危機導致需求下滑,然后經歷短暫反彈后又面臨雙反的限制,從12年開始的復蘇到18年的“5.31”淘汰落后產能,之后迎來了光伏的高速增長,最終實現了從政策扶持驅動行業發展到市場需求驅動行業發展的轉變。
而中國光伏產業,正是在這一次次的潮起潮落中脫穎而出蛻變成全球光伏龍頭。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的統計,2019 年中國多晶硅、硅片、光伏電池、光伏組件占全球的產量占比分別達 67.30%、97.40%、78.70%和 71.30%。
光伏產業為何能一次次地從低谷回到高峰,而且獲得更蓬勃的發展?
從產業發展歷史的角度,我們可以確信,當下是光伏行業的高速增長階段,那么,高速增長的背后邏輯是什么?
這其中的原因,在于光伏是實現碳中和最重要的技術手段。
眾所周知,在我國碳排放行業中,發電占據了40%以上的碳排放,而火電作為最大的發電單元組,占據了70%以上的發電量,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發電7.5億千瓦時,火電發電5.22億千瓦時,占據70%左右,另外水電占據17.3%,風電占據5.41%,核電占據4.64%,光伏不足3%。
因此,要實現碳中和就必須從發電端實現清潔能源替代,根據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的預測,到2025年,光伏總裝機規模達到7.3億千瓦(730GW,相當于2020年底的2.9倍),占全國總裝機的24%,全年發電量為8770億千瓦時,占當年全社會用電量的9%。
自”十五五”規劃起,光伏的年新增裝機已超過其他電源類型,2030年的裝機規模已成為所有電源類型的第一位,2035年光伏發電量成為所有電源類型的第一位。
到2035年,光伏總裝機規模達到30億千瓦(3000GW,相當于2020年底的11.9倍),占全國總裝機的49%,全年發電量為 3.5萬億千瓦時,占當年全社會用電量的28%。
到2050年,光伏已成為中國的第一大電源,光伏發電總裝機規模達到50億千瓦(5000GW,相當于2020年底的19.8倍),占全國總裝機的59%,全年發電量約為6萬億千瓦時,占當年全社會用電量的39%。
與2020年底的累計裝機253GW相比,將要在此基礎上再增長18.8倍,在30年的時間范圍內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10.5%,其確定性和高增長性實屬罕見。這充分表明了我國在光伏領域大力發展的堅定決心,也昭示著我國未來光伏產業發展的天花板,可能要超越市場的一般估算。
作者: 來源:投資界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