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氫能汽車后,被稱為儲能領域“后浪”的“氫儲能”又成為最新的新能源熱詞。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日印發《關于進一步深化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的通知》。通知提出:“加強與分時電價政策銜接,各地要加快落實分時電價政策,建立尖峰電價機制,引導用戶錯峰用電、削峰填谷。”業內專家對上證報記者表示,峰谷電價差的加劇將利好儲
氫儲能需要減少耗能和損耗
也有業內人士對上證報記者表達了對于目前氫儲能技術現狀的擔憂,特別是電解水過程中的耗能以及氫再轉化成電過程中的損耗。
按照現在的電解水制氫技術,1公斤氫氣理論上需要消耗40度左右的電來制取,而通過電解水制出的1公斤氫氣再轉化成電只能轉化約15度電左右,理論上要損失至少60%。
國內近期已經有氫儲能的示范項目調試成功。2021年9月10日,國內首座兆瓦級氫儲能電站制氫系統部分在安徽六安正式滿負荷運行調試成功,首次實現兆瓦級氫儲能在電網領域的應用。該項目是國家電網公司科技項目“兆瓦級制氫綜合利用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的對應配套示范工程。
在氫能制取和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方面,河北張家口建立了可再生能源制氫廠,目前已實現數百輛燃料電池汽車的示范運行,2022年北京冬奧會將有超過1000輛氫燃料電池汽車投入使用。
服務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福田歐輝氫燃料電池客車
上市公司布局氫儲能相關領域
在上市公司方面,伴隨著政策扶持,一批上市公司目前也開始對儲運氫等氫儲能相關領域進行了新的規劃。其中,中集安瑞科計劃設立年產能約為10萬個儲氫瓶的生產線,中材科技為70MPa的氫氣瓶做技術儲備,京城股份加快四型瓶落地,富瑞特裝2021年將重點推進富瑞深冷液氫氣瓶的小批量試制。
“雖然電解水制氫,再用氫氣發電的方案有不小的損失,現階段的綜合利用率僅在20%-30%區間,但這是一個很大的突破。”同濟大學教授、國家智能型新能源汽車協同創新中心主任余卓平對上證報記者表示,需要以寬容的心態看待作為“后浪”的“氫儲能”。
余卓平介紹,電網是希望有穩定電源的,現在把氫作為一個中間載體,能夠上網的電上網,上不了網的電來制氫,實際上就把電轉化成氫能,把它儲存下來,這個是可以大規模來做的,有望惠及一批產業鏈公司。
余卓平表示,有了可再生能源制氫這個“綠氫”的穩定來源,氫能汽車也能夠進一步發展。預計到2030年,新增新能源車方面,純電動車型預計將達到65%,氫燃料電池車也可以占到一定比例。
作者: 來源:上海證券報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