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以來,從資本市場到街頭巷尾,最火的話題“電”。開宗明義:本次限電的底層邏輯是傳統電力供需平衡在能源革命新進程中遭遇挑戰。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費和生產國,煤炭已深植于中國的能源體系,綠電替換煤炭是一項艱巨而又長期的任務。過去十余年,中國風電、光伏發電容量大幅增長,毫無疑問該大勢已定;在能源革命下,我們越發看到發
02 電力系統正面臨前所未有挑戰
電力供需平衡難度劇增
過去這些年,我國一直將調整電力供應結構作為電力系統優化的工作重點,逐步減少火力發電量的比例,并增加可再生能源裝機,電力供需平衡悄然被重塑。
圖:中國火力發電量占全國發電量的比例逐步減少,資料來源:中電聯,國家統計局
理論上講,用可再生能源能源彌補火電發電量的減少不是什么難事。但是光伏、風電是間歇性能源,往往光伏、風電的出力高峰與用電高峰是不一樣的,結果就是,棄風棄光一直是風電、光伏行業的痛點,再加上風電、光伏的長期缺乏價格優勢,各地主動消納意愿不足,根據2014年的數據,當時東北部分地區的棄風率甚至超過10%。
圖:光伏功率曲線與負載功率曲線不匹配,資料來源:戶用光伏網,長江證券
圖:2014年部分地區的棄風情況,資料來源:長江證券
作者:錦緞 來源:鈦媒體APP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