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美國的多家太陽能產品制造商24日提交請愿書,要求美國政府對從4個東南亞國家進口的太陽能產品征收關稅,聲稱中國企業通過在當地設廠規避關稅。不過,它們的要求遭到美國主要清潔能源組織的反對。
據路透社24日報道,7家企業在遞交給美國商務部和美國國家貿易委員會的請愿書中聲稱,在馬來西亞、柬埔寨、越南和泰國設有工廠的中國公司,用低于生產成本的價格向美國市場傾銷太陽能電池板,導致相關產品價格暴跌50%以上,威脅到它們在美國制造的產品。它們要求美國商務部對從這4個東南亞國家進口的太陽能電池板征收反傾銷和反補貼稅。
據美國“政治新聞網”報道,數據顯示,2023年第四季度,上述東南亞四國占到美國太陽能電池板進口量的84%。提出請愿的企業聲稱,去年美國從這4個東南亞國家進口的太陽能產品總額達到創紀錄的125億美元。報道稱,如果美國商務部啟動相關調查,對于是否征稅的初步決定可能會在秋季作出。
不過,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網站24日報道,是否征收關稅的問題引發美國太陽能產業的分裂。上述企業的請愿書遭到美國太陽能工業協會、美國清潔能源協會、美國先進能源聯合會以及美國可再生能源理事會的反對。這些團體表示,它們深感憂慮的是,這些請求將導致整個美國太陽能和儲能行業的市場“進一步波動”,“制造不確定性”,并對國內太陽能供應鏈的建設構成潛在威脅。它們呼吁白宮考慮其他解決方案,以解決制造商的擔憂。美國陣列科技公司認為這些請愿將損害美國的就業,并破壞美國的清潔能源目標。
路透社認為,對拜登來說,尋求太陽能貿易補救措施一直是一項微妙的平衡行動,因為他尋求振興美國制造業和創造就業機會,同時鼓勵使用清潔能源以應對氣候變化。
作者:孟翰 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