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底,正值全球金融危機,光伏產業處于低谷之際,興安縣抓住機遇,引進北京中聯科偉達公司,開啟了光伏產業的發展。引進僅半年時間,就建成了當時廣西區內唯一的兩條電池片生產線。四年來,在上級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興安縣委、縣政府搶抓機遇,克難攻堅,光伏產業在興安實現了從無到有,由小做大,由單個企業發展到有14家關聯企業構成的上、中、下游完整光伏產業鏈。 2011年實現稅收0.52億元。
然而受國內外市場變化,特別是歐盟、美國“雙反”政策的影響,去年底以來,整個產業面臨寒冬,并進入新一輪的行業洗牌和整合之中,興安也面臨同樣的問題,難以獨善其身。就在這種舉步維艱的情況下,興安的光伏產業仍然得到了上級有關部門的關心和支持。國家已出臺支持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發展的政策,廣西已經將光伏產業列入了自治區級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桂林市也作出了加快推進千億元光伏產業發展的決定,興安縣委、縣政府更是舉全縣之力在涉及土地、融資、產品應用推廣等方面給予了政策扶持。今年雖然興安整個產業生產運行不穩定,甚至有的企業還處于停產、半停產狀態,但是光伏產業預計實現的稅收仍然是全縣的主體稅源之一。與此同時,興安的光伏企業也在積極主動地想方設法保運轉,甚至有的企業處于停產、半停產狀態下還正常發放職工工資,目的是保產業工人穩定,確保產業發展的延續性。
目前,興安光伏主導企業正在千方百計想辦法度過最艱難的時期,隨著國家扶持政策的出臺,光伏產業出現復蘇的跡象,僅今年11月份,興安吉陽光伏已簽下訂單6MW(兆瓦),且在加緊生產,12月完成訂單任務,另200MW(兆瓦)的訂單也在洽談之中。光伏產業發展至今,興安根據產業發展規劃,已提供光伏用地近1100畝。由于市場的原因,部分擴建續建項目進度放緩,等待市場復蘇。根據千億元光伏產業的目標要求和興安光伏產業園2010-2030年23.9平方公里的總體規劃,下一步還將繼續推進整個產業的規劃建設。
從我國能源結構和發展趨勢來看,興安選擇光伏產業是正確的。目前,興安光伏產業發展中遇到的一些困難是暫時的,也是整個產業發展規律的客觀反映。由于興安具有以下的比較優勢,在新一輪的光伏產業整合中會迎來新的發展機遇。第一,興安在這一輪產業沖擊中沒有受到太大的損失,整個產業鏈目前負債僅有4.8億元人民幣。第二,今年以來,興安堅持以單定產、穩妥推進的策略,通過賺取穩定的加工費維持著運轉,并以市場為導向,進一步加大研發、生產力度。雖然全年的產業目標實現困難,但在整個行業的整合中站穩了腳跟,積蓄了力量。第三,吉陽集團是國內真正掌握核心技術的光伏企業之一,在業內擁有多項技術專利和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可以通過技術的創新實現光伏平價上網發電,以核心競爭力贏得未來市場。第四,根據目前整個國內外市場的發展趨勢,興安已經適時調整了整個市場的布局和開發重點,把國內光伏發電應用作為拉動整個產業鏈發展的切入點,通過擴大國內市場,掌握產業發展的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