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合肥市建成全市第一個光伏社區——肥西縣官亭鎮新民社區。
作者:張鳴
來源:安徽日報
原標題:一戶一方案 一村一電站
今年,合肥市建成全市第一個光伏社區——肥西縣官亭鎮新民社區。目前,在這一社區27幢屋頂建設規模達400kW的分布式光伏電站已經投入運營,每年可為社區村級集體經濟創收40多萬元。這是合肥市在全國首創開展“光伏下鄉”扶貧工程以來實施的又一新舉措。
合肥市農委主任何杰:
2013年,合肥市創造性地將農村產業發展、扶貧開發、農民增收與光伏應用有效結合,探索出了一條解決農村貧困家庭脫貧解困的扶貧新路徑,實現了扶貧開發由“輸血式”向“精準扶貧”的積極轉變。
推行之初,合肥市在肥東縣長臨河鎮羅家疃村選擇5家農戶進行試點,免費為每戶建設1個裝機容量3kW的家庭分布式光伏發電站,接入戶用配電設備,實現并網發電。供電公司與貧困戶簽訂并網發電合同,按結算周期向貧困農戶全額支付上網電費。隨后,合肥市制定出臺了《光伏下鄉扶貧工程試點實施方案》,按照“政府推動、專項投入,農戶自愿、收益全留,試點示范、逐步推開”的工作思路,逐年擴大光伏扶貧、特別是農村“三無”貧困戶的扶貧戶數。
為了擴大光伏扶貧覆蓋面,合肥市堅持財政全額買單,設立光伏推廣應用和光伏產業發展專項資金,“一戶一方案”免費為住房符合建站條件的特困農戶建設家庭分布式光伏電站。此外,設立市級光伏發電投資公共擔保資金,為光伏發電項目提供貸款擔保;其中對個人安裝分布式光伏項目,以個人收入等為信用條件提供貸款擔保。根據目前發電量測算,戶均等效年收益約3000元,其中現金收入約2500元,超過預期收益。
2014年底,合肥市進一步創新“光伏下鄉”舉措,將“光伏下鄉”與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相結合,建設 “一村一電站”,壯大集體經濟。在長豐縣24個美好鄉村中心村,利用村委會、村行政服務中心、敬老院、小學、幼兒園等公共屋頂建設30kW的村集體光伏電站,產權及收益歸村集體所有,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2015年,合肥市、縣兩級分別投資1500萬元、1200萬元,建設了60個美好鄉村村集體光伏電站、40個重點貧困村村集體光伏電站,帶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同時,合肥市還在積極推進“光伏社區”建設。對實施農村土地整治整村推進項目、集中新建農民居住小區的,要求必須配套規劃建設光伏電站項目,發電站產權歸村集體所有,收益由村集體統籌使用。根據規劃,合肥市計劃到2018年建成100個農村光伏應用示范社區、5000個農村光伏扶貧家庭、1萬個農村家庭分布式光伏電站、1萬畝光伏設施農業(漁業)基地,力爭把合肥農村地區建設成為光伏農業的先行區和光伏應用的重點區。
作者:張鳴 來源:安徽日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