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在陜西榆林榆陽區小壕兔鄉的新能源光伏產業區,建設者頂著烈日安裝建設電池板,整整齊齊排列的螺旋樁支架群很是壯觀。據介紹,這片新能源光伏產業區規劃面積170平方公里,全部工程完工后,總裝機容量為700兆瓦,將成為最大的單體集中光伏發電群。
原標題:陜西榆林崛起新能源產業集群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雷婷
8月,在陜西榆林榆陽區小壕兔鄉的新能源光伏產業區,建設者頂著烈日安裝建設電池板,整整齊齊排列的螺旋樁支架群很是壯觀。據介紹,這片新能源光伏產業區規劃面積170平方公里,全部工程完工后,總裝機容量為700兆瓦,將成為最大的單體集中光伏發電群。
榆陽小壕兔光電產業基地僅僅是榆林市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的一個縮影。新形勢下,榆林全面實施“煤向電轉化、煤電向載能工業品轉化、煤氣油鹽向化工產品轉化”戰略,探索一條資源型城市轉型升級發展之路。
項目向園區集中、產業向集群發展。榆林市依托長城沿線和無定河沿岸“人”字形千里工業走廊,集中打造榆林經濟開發區、神府經濟開發區以及多個縣區工業園區,重點發展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加工轉化項目,引進了法液空、中石油、中石化、神華、華電、華能、大唐、延長、陜煤等世界500強企業和中煤、陜西有色等一批大型企業集團,累計實施資源轉化過百億元項目7個、50億元至100億元項目5個、10億元至50億元項目19個。陜西有色鋁鎂合金、靖邊能化園區一期、延長集團全球首套煤油共煉試驗示范項目等先后建成投產,單體投資超過千億元的神華榆林循環經濟煤炭綜合利用項目已開工建設。建成了全球首套煤氣油生產烯烴裝置,有力推進煤化工產業向化工原料、精細化工和化工產品制造延伸,在能化產業領域,攻占了產業鏈的高端。
榆林在推進新能源基地建設中,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為產業轉型的核心驅動力,以企業為主體,以產學研聯盟為紐帶,以科技專項和關鍵技術攻關為重點,充分發揮國家級高新區、開發區的引領作用,促進骨干項目建設和關鍵技術研發。在煤炭清潔化應用技術推廣上,制定了《蘭炭產品技術條件》《蘭炭用煤技術條件》《蘭炭產品品種及等級劃分》三個國家標準,填補了國內空白。粉煤中低溫熱解等技術攻關取得新進展,世界首套循環硫化床煤制芳烴技術試驗示范項目在榆林建成,全球首創的神木富油“中低溫煤焦油全餾分加氫技術”通過科技成果鑒定。一大批科技成果的應用、技術難題的突破,有力地提升了經濟發展的質量。目前,全市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5%。
堅持立體發展,促進資源利用。為了進一步促進區域各種資源的有效利用,榆林強化產學研協同創新和區域合作,在加快傳統能源發展的同時,充分發揮豐富的土地、電力、礦產和風光資源優勢,探索“地下采煤,地表種植,地上發電”的發展思路,形成了煤礦采空區綜合治理與光伏產業協同發展的新路子。截至目前,榆林已在煤礦備采區和采空區規劃建設了5個集生態農業和光伏發電于一體的大型地面光伏電站,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38萬千瓦,取得了良好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為地方采空區治理和光伏產業的協調發展起到了積極的引領和示范作用。
作者:雷婷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dongyi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