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測全年電力消費增長呈前高后穩走勢,今年下半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速低于上半年,為略高于4%。
圖片來源:海洛創意
2017年已行至過半,中國電力數據發布的權威機構——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下稱中電聯)在7月25日發布了2017年上半年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預計今年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5%左右,增速與上年大體持平。
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運行穩中向好態勢趨于明顯,全社會用電量2.95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3%,增速同比提高3.6個百分點,為2012年以來同期最高增長水平。其中,第二產業用電量同比增長6.1%,拉動全社會用電量增長4.4個百分點,成為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的主要動力。
中電聯預計,今年下半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速低于上半年,略高于4%,這主要是考慮到去年下半年高基數因素形成的下拉影響。2016年下半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長7.2%,比上半年增速2.7%提高4.5個百分點。
根據中電聯的預測,全年電力消費增長呈前高后穩走勢。該判斷綜合了宏觀經濟形勢、外貿出口、服務業發展、電能替代、房地產及汽車行業政策調整、氣溫等方面因素。若全國出現長時間大范圍極端高溫天氣,將導致全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速略高于5%。
中電聯分析稱,上半年全國用電較快增長的主要原因,一是宏觀經濟總體延續穩中向好,工業增加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基礎設施投資、外貿出口等關鍵指標增速回升。二是工業品市場供需關系有所改善,企業生產形勢明顯好轉。此外,加上高技術產業、裝備制造業等新技術以及新產業新業態快速發展的帶動,以及上年同期基數相對偏低等原因。
上半年,發電投資及新增裝機均同比減少。全國基建新增發電裝機5056萬千瓦,同比少投產643萬千瓦;發電企業電源完成投資同比下降13.5%。截至6月底,全國6000千瓦及以上電廠裝機容量達到了16.3億千瓦,同比增長6.9%,增速同比降低4.3個百分點。
中電聯預計,下半年全國基建新增裝機容量為6000萬千瓦,全年全國新增發電裝機1.1億千瓦左右,其中,新增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6500萬千瓦左右。且預計2017年底全國發電裝機容量將達到17.6億千瓦、同比增長7%左右。
除了水電出現下降,火電、風電、光伏、核電等電力設備利用小時數均同比提高。上半年,全國火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2010小時(其中煤電2040小時),同比提高了46小時。
另外,在火電相對過剩的情況下,中國火電投資出現了較大下降。上半年,火電完成投資同比下降17.4%,其中,煤電完成投資同比下降29.0%。全國基建新增火電裝機容量1421萬千瓦、同比少投產1290萬千瓦;其中,煤電投產1112萬千瓦、同比少投產1037萬千瓦。
“煤電投資及投產規模大幅減少,反映出政府促進煤電有序發展系列政策措施效果持續顯現。”中電聯稱。
7月以來,全國出現大范圍持續高溫天氣,多地電網負荷創歷史新高。中電聯預計,下半年全國電力供需總體繼續寬松,東北、西北電網區域電力供應能力相對過剩,但華北地區電力供需偏緊。受此影響,預計全年全國發電設備利用小時將達到3720小時左右,其中火電設備利用小時4150小時左右,好于年初預期。
目前,國內煤價保持在較高水平,煤炭供應是否充足,一直是業內關心的問題。上半年,全國煤炭供需平衡偏緊,各環節的庫存下降,電煤價格高位上漲,致使大部分發電集團煤電板塊持續整體虧損,發電行業效益大幅下滑。
中電聯預計,下半年電煤供應仍將延續平衡偏緊局勢,若迎峰度夏期間出現持續大范圍極端高溫天氣、水電欠發、運力受限等因素交織疊加的情況,局部地區部分時段將可能出現電煤供應緊張局面。且預計煤電企業將持續虧損,生產經營繼續面臨嚴峻困難與挑戰。
針對目前電煤供應持續偏緊、用電需求較快增長的形勢,中電聯建議,要加快推進煤炭優質產能釋放,有效增加煤炭市場供給量,以及有效保障各環節煤炭庫存維持在合理水平。此外,建議由有關政府部門牽頭,加強運力、中長期合同執行的協調和監管。
對于電力企業因煤價高漲而陷入虧損的問題,中電聯稱,要合理疏導發電成本,繼續完善煤電價格機制。其建議,要引導發電企業加強燃料成本預測和競價策略研究,在電力市場交易中充分考慮燃料成本波動,調整環保電價的補償方式,將市場化交易電量環保補貼的分擔方式調整為“價外補貼”。
作者:張慧 來源:界面新聞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