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泄漏危機讓核能發電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打擊。同時,安全、清潔的新能源——太陽能迎來了“光明”時代,借此機會溫州市光伏企業正在加速布局全球市場。
受日本核泄漏危機影響,多個國家開始重新審視自身的核電戰略,紛紛表態完善核電發展中長期規劃,暫緩審批本國的核電站建設進程,并開始著手考慮扶持光伏、風電等新能源,“加碼”新能源產業投資。
據市經貿委不完全統計,兩年前溫州市有11家光伏企業,包括天晶新能源、神硅電子、日強光伏、瑞陽光伏等,主要生產硅碇、切片、電池片及EVA膠膜等。而自去年9月份以來,溫州光伏企業數量增加十分迅猛,尤其是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光伏產業異軍突起。目前,該區已有14家光伏企業落戶,去年增加20余條太陽能生產線,初步形成一條較完善的產業鏈。“十二五”期間,溫州經濟開發區將形成銀漿輔料生產、拉棒、鑄錠,到切片、電磁片、逆變器、組裝等完整的產業鏈,打造占地2000畝、百億產值的“光伏產業示范區”。
浙江正泰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楊立友表示,受核泄漏危機影響,正泰太陽能正在利用技術和成本優勢,加速布局全球市場,并形成薄膜電池、組件生產、高端裝備制造和發電站建設一條龍的產業鏈。
“從公司投產以來產品一直供不應求,根本不用愁訂單。”瑞陽光伏材料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蔣祥吉告訴記者,該公司生產的EVA封裝膠膜是光伏組件的部件之一,訂單火暴說明了光伏組件市場的火熱。去年,該企業的訂單量是前年的5倍,而今年1月至3月的訂單數比去年同期增長70%左右。
“核泄露危機后,意大利的訂單增長最為明顯。”浙江亨美硅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小梅表示,日本核電事故會對人們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響,短期內有助于人們更多地關注太陽能發電。據她初步判斷,核電危機對于光伏產業的利好,將在近幾年得到充分體現,明年該公司在濱海園區新廠打算投入4條電池線和4條組件生產線。
我市光伏企業在生產擴展上大刀闊斧的同時,也加大了全球營銷網點的布局。剛從澳大利亞考察回來的我市一家光伏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近期就要啟動在澳大利亞設銷售分公司的方案,他們之前在意大利已設立了銷售公司,明年計劃是開發美國市場。此外,濱海園區20畝的新廠房月底開始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