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產業的山西之路之五
今年1月9日,潞安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傳來捷報,潞安第一根單晶硅棒順利出產,這意味著潞安集團上下游垂直一體化光伏產業鏈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讓老能源基地與新能源產業聯系在了一起,讓傳統低端制造業與產業鏈整合聯系在了一起。潞安集團給山西所有以煤為基的企業和工業做出了轉型跨越的最好示范。
而在“十二五”,我省將加快太陽能開發利用,力爭將我省建成全國太陽能開發利用的示范基地之一。到2015年,全省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達到200萬千瓦,形成發電能力32億度,占全省自用電量的1.6%。
光伏產業前景光明
太陽能是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與傳統能源相比,太陽能發電不依賴礦物質能源,沒有燃料價格風險,發電成本穩定,而且不存在任何污染,可以大量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
“光伏產業是未來30年能取得很好發展的朝陽產業,最近幾年,中國光伏產業的增長率在100%。我省在光伏產業的發展上一直比較滯后,2005年才逐漸出現太陽能組件企業。從整體看,目前光伏產業在我省還處在發展的初級階段。”省經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據測算,我省全年日照時間為3000個小時,日照百分率在50%-60%之間,僅次于青藏高原和西北地區,為國內太陽能高值區之一。另外,由于我省電網分布較密,接入電網條件較好,國家對開發可再生能源還實行減半征稅等扶持政策,得益于較大的產業優勢,我省光伏發電將迎來無可限量的產業化前景。
老能源基地的新能源夢想
“實現山西的新能源夢想”,是煤炭巨頭潞安一直以來的美麗夙愿。作為我省首家涉足新能源領域的煤炭企業,潞安將在長治范圍內形成集開采、冶煉、提純、加工、封裝、LED配套為一體的產業集群,形成一個具有潞安發展特色和國際影響力的光伏產業基地。
針對我國光伏產業鏈上部分設備進口產品“當家”的現狀,潞安太陽能將每年投入主營收入8%—10%的研發資金,實施“精品工程”,提升國產設備的核心競爭力,徹底打破我國光伏關鍵設備嚴重依賴進口的被動局面。
在加大國內市場銷售力度的同時,潞安太陽能公司將積極開發國際市場,力爭年底形成600兆瓦的生產能力,年生產電池片1600萬片,實現銷售收入7億元。
潞安的決心,正是山西的決心,發展光伏產業的潮水在三晉大地上奔涌開來,轉型山西的光伏步伐矯健從容。今年初,我省首批大型并網太陽能發電項目——山西國際電力集團右玉小五臺一期10兆瓦、平魯阻虎一期5兆瓦太陽能發電項目正式開工,標志著我省在新能源產業發展方面又邁出了重要步伐。
目前,我省最大的太陽能綜合利用示范工程在太原西山萬畝生態園建成投入使用,有效解決了萬畝生態園景點的用電和采暖需求。
據了解,到2015年,我省太陽能光伏發電將形成“一基一帶”格局,即建設北中部大型光伏發電基地和建設人口在10萬以上的中心城市組成的分散式光伏建筑運用城市帶。
發展光伏事業山西任重道遠
有關專家預測,新能源“十二五”發展規劃或將光伏裝機目標上調至1000萬千瓦,2020年比“十二五”目標提高五倍達到5000萬千瓦裝機。
“光伏產業鏈之大,不是一兩家企業能夠通吃的。”省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發展新能源是必然趨勢,而作為朝陽產業,需要解決的問題也很多,我省鼓勵省內外企業利用資金和技術優勢,采取合作、參股和獨資等多種方式在我省投資建廠,并積極爭取國家財政預算內資金和國債資金的支持。我省鼓勵大規模開發利用太陽能光伏發電,鼓勵銀行和光伏企業結合,創建名牌企業和名牌產品,加強國際交流和合作等。
“然而發展光伏產業的根本是使山西由制造大省逐步向應用大省邁進,漸進式地鼓勵企業及時升級,降低成本,最終大規模應用,這才是我們的重中之重。”省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