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的太陽能光伏組件供應商—晶科能源,在海外布局中又下一城。
3月30日,總部位于美國的NextEra Energy, Inc與晶科能源宣布雙方簽訂一項光伏組件供貨協議規定晶科能源將在未來四年左右的時間內為NextEra Energy提供上限為2,750 兆瓦(約700萬塊)的高效光伏組件。
NextEra Energy公司目前是市值最大的公用事業上市公司,市值接近730億美元,也是全球領先的可再生能源平臺,每年擁有47萬兆瓦的凈發電能力,而按照晶科能源2017年全年9.8GW的出貨量計算,此次簽約的數值約占其全年產量的1/4,這也意味著兩個世界光伏巨頭簽訂了史上最大的光伏組件供貨協議。
對于晶科能源而言,拿下大訂單是未來業績增長的有力保障。晶科能源指出,這次合作不僅將鞏固彼此在新能源領域的地位。從長遠來看,還有助于大幅降低發電成本,更多的客戶愿意支付合理且穩定的電價,這使兩者的合作相對于同行業來說擁有明顯的優勢,雙方互贏,從而共同實現了長期的可持續增長。
不過,在中美貿易摩擦加劇、組件盈利空間不及其他環節之下,秉承全球布局戰略的晶科能源也要面臨更多的考驗。
“我們已經有免疫力了。”4月8日,在被媒體問及中美貿易摩擦影響時,晶科能源副總裁錢晶說道,“以光伏來講,我們幾輪雙反,美國、歐洲,企業必須要有未來的競爭力,競爭力不僅僅是技術、研發、生產等,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全球化的能力,不是說企業具有全球化能力,它可能只是把產品賣到國外,但不代表你具備了全球化能力。”
海外均衡布局
就晶科能源與NextEra Energy的合作事宜,時代周報記者聯系晶科能源了解詳情,雖然截至發稿仍未獲得回復,但可以發現的是,兩者的合作正基于美國在光伏領域實行緊急關稅的大背景。
據了解,2017年9月22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就光伏電池及組件全球保障措施調查作出損害裁決,認定進口產品對美國國內產業造成嚴重損害。緊隨其后,美國在今年1月22日宣布對光伏面板加征30%關稅之后,23日就由總統簽字。雖然稅率將每年下降5個百分點,但限制措施將持續4年。
為避免受到更大沖擊,中國企業已經開始作出相應的應對措施。晶科能源在簽下這一訂單的同時還宣布,公司將在NextEra Energy總部所在地—佛羅里達州的杰克遜維爾市設立其在美國的第一個工廠,這也是晶科能源在海外繼馬來西亞、葡萄牙及南非之后設立的第四個工廠。
據晶科能源發布的資料介紹,該工廠一旦全面運作,晶科能源在杰克遜維爾市的先進太陽能組件生產工廠年產量預計將達到400兆瓦,年產超過100萬件太陽能組件,工廠預計將于今年晚些時候開始產出。
在美設廠顯然是應對30%關稅的有效措施,而這一點也是NextEra Energy所看重的因素之一。
“隨著NextEra Energy持續在全美大力投資新的太陽能項目,我們為能夠購買到有成本效益且可靠的美國制造的光伏組件感到異常欣喜。晶科能源與我們一樣秉承著致力于推動價格上有競爭力的清潔能源的理念。”NextEra Energy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Jim Robo 對于此次訂購合作評論道。
不過,晶科能源副總裁錢晶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此舉并非應對緊急進口限制,反而是作為向南美出口的立足點,未來晶科能源將通過杰克遜維爾港進行大規模的進出口活動。
據了解,作為國內少有的全球布局的光伏企業,晶科能源目前在全球擁有8個工廠,在全球31個地區擁有分公司,為多個國家地區的地面電站、商用機民用客戶提供太陽能產品、解決方案和技術服務。
此前媒體報道指出,近年來,晶科能源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布局的項目儲備已超過1GW。除了全球單體最大的光伏電站阿布扎比項目以外,晶科能源此前還成功中標拉美最大的單體光伏項目墨西哥188MW電站;在制造層面上,晶科能源馬來西亞投資的工廠已全面開工,其電池和組件產能占公司全部產能的15%,是目前中國光伏企業在海外最大的制造投資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