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扶貧工程是我國新能源開發利用與脫貧攻堅有機結合的一項開創性工程,是我國產業扶貧的一種新探索、新方式,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項重要抓手。自國家2017年實施光伏扶貧以來,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會同自治區扶貧辦等部門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認真貫徹落實中央、自治區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各項決策部署
光伏扶貧工程是我國新能源開發利用與脫貧攻堅有機結合的一項開創性工程,是我國產業扶貧的一種新探索、新方式,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項重要抓手。自國家2017年實施光伏扶貧以來,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會同自治區扶貧辦等部門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認真貫徹落實中央、自治區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各項決策部署,全力推進光伏扶貧,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是覆蓋面廣。2017年至2019年,全區共建設光伏扶貧電站165.5萬千瓦,覆蓋全區11個盟市、2335個建檔立卡貧困嘎查村,盟市覆蓋面達到91.7%、建檔立卡貧困村覆蓋面63.4%。全區光伏扶貧電站優先上網、全額消納,截至2020年11月,已累計發電50.8億千瓦時,電站運行情況良好。
二是惠及人口多。2020年2月,我區光伏扶貧電站全部納入國家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資金補助目錄,全區光伏扶貧電站收益能夠惠及15.3萬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這是黨和政府送給貧困村的“陽光存折”。
三是受益時間長。光伏扶貧可持續收益長達20年,在產業扶貧中受益時間最長。
四是收益來源穩。自治區太陽能資源是全國最豐富的區域之一,光伏扶貧一次投入、長期受益,是一項有陽光、就有收益的扶貧工程,扶貧收益來源最穩定。
五是參與感和獲得感實。光伏扶貧電站建在嘎查村內或者周邊,貧困群眾看得見、摸得著。而且光伏發電收益主要用于開展公益崗位、小型公益事業和獎勵補助扶貧,為貧困戶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參與感和獲得感。截至2020年11月底,全區光伏扶貧設置公益崗位3.4萬個,吸納貧困人口就地就近就業3.34萬人,已發放崗位工資1.32億元,有效地激發了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
六是凝聚力強。以光伏收益為保障,村級基層組織干事創業有了資金來源,增強了基層戰斗堡壘的戰斗力、凝聚力和向心力。光伏扶貧給村級基層組織帶來的凝聚力最強。
作者: 來源:內蒙古能源局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