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日本電力供應頻頻拉響警報,從去年12月15日到今年1月17日,日本負責協調和監督電力傳輸的“電力廣域運營推進機關”共發出216條“SOS”指令。由于日本近期天氣寒冷,電力需求超出預計,再加上作為發電燃料的液化天然氣(LNG)庫存減少,日本各地電力供給持續緊張。1月8日,日本多地出現大規模停電,數萬戶家庭
最近,日本電力供應頻頻拉響警報,從去年12月15日到今年1月17日,日本負責協調和監督電力傳輸的“電力廣域運營推進機關”共發出216條“SOS”指令。
由于日本近期天氣寒冷,電力需求超出預計,再加上作為發電燃料的液化天然氣(LNG)庫存減少,日本各地電力供給持續緊張。1月8日,日本多地出現大規模停電,數萬戶家庭無電可用,而日本各電力公司數據顯示,停電風險將進一步加大。
日本電氣事業聯合會會長池邊和弘在1月15日的記者招待會上表示:“預計嚴寒天氣還將繼續,且火力發電燃料庫存進一步下降的風險正在加大,接下來的情況仍然無法預測。”
核電不足,煤電成“救命稻草”
業界普遍認為,日本此番“缺電”除了需求驟增,還與大量關停煤電、核電重啟緩慢有很大關聯。
2011年以后,日本大幅降低核電產能,近年來才在氣候行動的推動下規劃恢復核電,并逐步淘汰煤電。然而,根據能源行業機構阿格斯匯編的數據,由于設備檢修、安全等多方面原因,去年11月,日本核電利用率已降至2018年以來的最低點;2020年11月至2021年1月期間,日本核電平均利用產能僅維持在2.6吉瓦左右,較一年前同期的7.1吉瓦有大幅下降。
在“供電吃緊、核電不足”的情況下,煤電反而成了日本保障供電的“救命稻草”。1月14日開始,東京電力、東北電力等公司紛紛重啟燃煤電站。但日本電氣事業聯合會警告稱,即便重啟煤電,也很難確保日本全國的穩定供電,老舊燃煤電站同樣存在斷電風險,而且隨著需求增加,這些電站所需燃料也將耗盡。
盡管日本已制定了淘汰煤炭政策,但從短期來看,為滿足國內用電需求,日本很可能將重啟部分燃煤電廠。日本目前最大發電公司JERA的發言人也表示,該公司在尋求更多LNG來源的同時,也已經要求其旗下煤電廠加足馬力生產。
為了維持不堪重負的電網,日本電氣事業聯合會呼吁日本全國節約用電,并敦促政府強化供電能力和市場監管。然而,節約用電對于日本解決電力危機可謂治標不治本。日本能源經濟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表示:“預計2021-2023年間,日本的電力供應還會持續下降,因為核電和煤電留下的龐大發電缺口始終很難填補,電力短缺將是日本未來無法避免的一大風險。”
液化天然氣庫存正在見底
液化天然氣火力發電是日本的另一電能來源,約占日本國內發電量的約4成。然而,最近由于作為燃料的液化天然氣短缺,發電站難以加大運行。惡劣天氣同樣導致光伏電站的發電量減少,在彌補電力短缺的“抽水蓄能電站”方面,用于維持電站運轉的電力本身都不夠。
日本的電力企業通過長期合同采購液化天然氣,但此次日本的電力需求增長超預期,未能確保必要的液化天然氣,要追加采購液化天然氣,現貨(即時合約)采購需要2個月左右,此外最近液化天然氣價格也在上漲。
液化天然氣的亞洲現貨價格截至1月上旬漲至1個月前的2.6倍。創出保留有數據的2010年以后的最高價。日本石油天然氣金屬礦物資源機構的調查官白川裕表示,“液化天然氣運輸船在全球出現短缺,租船費正在上漲”。
日本不僅國內油氣產量貧乏,同時因為是島國,沒有陸地進口管道,能源主要是依靠海上運輸輸入。一旦日本國內的商業儲備和戰略儲備消耗過多,就會對其能源供應帶來較大風險。如果海上進口環節出現問題,就會對日本的電力供應產生影響。
目前,日本的電力企業正在不計價格加快采購液化天然氣。液化天然氣的供給不足目前難以消除,如果寒冷天氣持續,日本也可能持續電力供不應求。多位日本電力行業的相關人士透露,“日本西部的一部分電力企業,(液化天然氣)庫存正在見底”。
此外,電力調動障礙也是一大原因。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中國駐日大使館前一等秘書崔成對媒體分析稱,當前日本電力的一個很大問題在于南北兩邊電網頻率并不一致,一個是60赫茲,一個是50赫茲,使得南北兩邊電力調動比較困難。
日本仍然在繼續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恢復并擴大核電,這不僅對日本實現碳中和目標至關重要,對其保障電力供應和能源安全也非常重要。2020年12月,日本推出綠色增長戰略,提出將于205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預計2050年日本電力需求將增加30%至50%,未來將加快發展氫能、風能等清潔能源,同時有限度重啟核能發電。
作者: 韓曉彤 來源:南方電網報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