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境外上市的光伏龍頭企業要回歸A股大本營已成為近年來的趨勢,保利協鑫能源也不例外。2月9月,保利協鑫能源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基于公司股東利益最大化的原則為前提,董事會啟動一項可行性研究,就公司在境內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可能性進行討論和計劃,包括上市方式、時間及任何發售計劃。考慮回歸A股后,保利協鑫能源的股價聞風而
在境外上市的光伏龍頭企業要回歸A股大本營已成為近年來的趨勢,保利協鑫能源也不例外。
2月9月,保利協鑫能源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基于公司股東利益最大化的原則為前提,董事會啟動一項可行性研究,就公司在境內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可能性進行討論和計劃,包括上市方式、時間及任何發售計劃。
考慮回歸A股后,保利協鑫能源的股價聞風而動。2月10日,公司股價高開6.86%,最終收漲2.81%。
在2019年至2020年10月期間,保利協鑫能源股價經歷了長時間的低迷,慘變仙股。后來我國提出碳中和戰略后,保利協鑫能源股價一飛沖天,由2020年5月的最低點0.21港元/股飆升至去年2月中旬的3.88港元/股,累計漲幅高達17倍,上演了王者歸來的好戲。
回A的背后因素是什么?
國家對減碳和環保的多項重磅政策,給了整個光伏產業鏈一個大紅包,位于上游硅料和硅片領域的保利協鑫能源,無論是在政策環境、市場環境還是市場情緒上都迎來了難得的歷史契機。
手握數萬噸顆粒硅產能、2021年預計大幅扭虧而盈利50億港元,以及獲得高領領投的50億港元融資等等利好因素共振,就已將保利協鑫能源推向了其發展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光時刻。
所以保利協鑫能源這個時間回A與其他光伏行業龍頭相聚一堂,時機上很成熟。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考量因素是,港股和美股市場對能源上市企業并不如A股熱情,導致很多在港上市的優質能源企業一直處于低估值、低市值的尷尬局面。
根據財華社統計,在此次保利協鑫能源計劃回A之前,光伏上游領域的企業中已有大全能源(688303.SH)、晶科能源(688223.SH)和天合光能這三家在美上市的企業成功回A。回A后,該三家企業在A股的估值均獲得了釋放,幾乎都能獲得數倍于美股市場的估值,并且市值均處于1000億元人民幣上下。
當前在港股上市的保利協鑫能源和新特能源則明顯被低估,兩者當前的市凈率分別僅為2.58及1.425,均遠低于上圖其余在A股上市的四家企業的市盈率,且市值也處于較低水平。
相較于在港股市場花巨資回購股份刺激股價,保利協鑫能源回歸A股獲取更大的增量空間明顯更為明智。縱觀2020年以來A股及港股市場上光伏上市企業的表現,顯然A股市場對光伏企業的興趣更為濃厚。且在A股市場上市后,光伏企業更有利于價值重估,提高企業的融資能力,進而加速產業的擴張步伐,可謂是一石二鳥。
實際上,在保利協鑫能源之前,新特能源和光伏玻璃廠商彩虹新能源就已啟動了回A上市的計劃。早在2021年1月,新特能源就對外披露了其到A股上市的計劃,其控股股東特變電工也宣布已啟動新特能源于境內上市的前期籌備工作。
上月,彩虹新能源向深交所遞交了招股說明書,計劃在創業板上市,擬募資金34.03億元。
“殺手锏”顆粒硅技術
保利協鑫能源是國內光伏行業能成功實現大逆襲的一家企業,其顆粒硅技術和產能讓不少競爭對手有所忌憚。
2018年的“513新政”出臺后,保利協鑫能源因曾經激進的擴張而被一夜變天的市場“打入了冷宮”,資金鏈承壓,2018年-2020年連連虧損,累計虧損額高達65.6億元,讓不少投資人望而卻步。
而進入2021年,保利協鑫能源實現了王者歸來,預計實現凈利潤約50億元,盈利能力突然爆表。
對于實現巨額利潤的原因,其中兩個原因值得投資者關注。第一是在行業高景氣度下,保利協鑫能源光伏材料(多晶硅及硅片)量價齊升,帶動營收和利潤的增長。
第二個原因,便是保利協鑫能源的“殺手锏”——顆粒硅技術,顆粒硅技術成為公司2021年扭虧的一大功臣。
保利協鑫能源在年度業績預告中提到,粒硅產出占公司硅料總產量的約18%(不包含公司聯營公司的硅料產量),顆粒硅利潤優勢已初步顯現,在原材料工業硅及硅料價格大幅上漲的情況下,顆粒硅毛利率高于棒狀硅毛利率約15個百分點以上。
由此可以看到,顆粒硅產品依靠其低成本等優勢,成為保利協鑫能源實現扭虧的重要因素。
據悉,保利協鑫能源在硅烷流化床法顆粒硅領域已探索了十余年,在2019年其顆粒硅工藝已經步入成熟階段,并于2020年進入投產期。
顆粒硅擁有“低排放、低能耗、低成本”的特點,目前,顆粒硅已將每公斤電耗降低到18kWh以下,相較改良西門子法電耗降低約三分之二,可有效降低度電成本。在投資方面,顆粒硅每萬噸產能僅需要7億初始投資,相較西門子法可降低1.5億元-2億元,具備明顯的成本優勢。
因綜合優勢顯著,顆粒硅有望成為新一代低碳硅基材料。而保利協鑫能源不但掌握了顆粒硅的工藝和生產技術,還在產能上領先于通威股份和新特能源等硅料頭部企業。
在2021年,保利協鑫能源已建成3萬噸顆粒硅產能,同時在徐州、樂山以及包頭分別模塊化復制兩個10萬噸、一個30萬噸硅料生產基地。公司預計在2022年末,顆粒硅的產能將超過10萬噸。同時,公司還與中環、晶澳等下游企業簽訂了顆粒硅長單,提前為公司未來顆粒硅的出貨奠定好了基礎。
顆粒硅的低成本優勢,以及保利協鑫能源持續加碼產能,通威股份等競爭對手在來勢洶洶的保利協鑫能源面前或許會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市場擔心顆粒硅工藝將取代改良西門子法,因為當前硅料企業大多使用改良西門子法生產多晶硅產品。
未來,隨著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深度推進,或將促使更多下游企業選擇使用顆粒硅技術,而擁有顆粒硅規模優勢的上游企業有望分得更大的一杯羹。
保利協鑫能源已爬出其發展的低谷,對于十年磨一劍的重磅產品——顆粒硅,未來能爆發出怎樣的威力,值得拭目以待。
作者: 來源:財華網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