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發布《“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以下簡稱《規劃》)。作為“十四五”期間指導我國能源發展和改革的總體藍圖和行動綱領,此規劃堅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統籌穩增長和調結構,處理好發展和減排、整體和局部、長遠目標和短期目標、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其信息量巨大、內容全面,任務詳細
3月22日,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發布《“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以下簡稱《規劃》)。作為“十四五”期間指導我國能源發展和改革的總體藍圖和行動綱領,此規劃堅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統籌穩增長和調結構,處理好發展和減排、整體和局部、長遠目標和短期目標、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其信息量巨大、內容全面,任務詳細,重點突出,特點鮮明。它的發布將有利于我國加快構建現代能源體系,推動能源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力爭如期實現“雙碳”目標,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規劃全文共分9章27條,主要闡明了“十四五”時期我國能源發展方針、主要目標和任務舉措。縱觀全文發現,與以前五年規劃相比,此規劃有兩個非常明顯的特點:一是切實做到了“仰望星空”,即符合并順應世界能源發展和轉型的大趨勢、大潮流;二是切實做到了“腳踏實地”,即很好地契合了國內“雙碳”這個戰略目標的要求和約束。
對于前者,規劃深入分析當前能源發展的環境和形勢,指出全球能源體系正處于深刻變革中:能源全面加快轉型;能源和工業體系形成新格局;綠色低碳發展提速;能源產業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持續提升;能源生產逐步向集中式與分散式并重轉變;能源發展呈現出明顯的低碳化、智能化、多元化、多極化趨勢。同時認為我國步入構建現代能源體系的新階段,主要體現為“四期”:能源安全保障進入關鍵攻堅期;能源低碳轉型進入重要窗口期;現代能源產業進入創新升級期;能源普遍服務進入鞏固提升期。在這個認識和判斷的基礎上,規劃提出了具體任務,例如,增強能源供應鏈穩定性和安全性、加快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優化能源發展布局、提升能源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增強能源治理效能、構建開放共贏能源國際合作新格局等,可謂是針對性強、導向明確,每項任務中都列出了重點任務清單,具有很強的實操性。
規劃的第二個特點就更為明顯。按照之前慣例,“十四五”能源規劃本來早就應該出臺,但由于2020年底我國提出“雙碳”這個目標,對經濟社會和能源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約束,需要重新制定。而在一年多的實踐中,由于對“雙碳”這項新事務認識不清、把握不準,一些地方出現了“運動式減碳”,碳減排過于激進,損害了當地經濟發展。在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我國出臺了《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和《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等諸多頂層設計文件,對如何推進“雙碳”工作作出了深刻闡述和明確要求,提出了具體任務:《意見》提出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主要任務包括:強化能源消費強度和總量雙控、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嚴格控制化石能源消費、積極發展非化石能源和深化能源體制機制改革等。《方案》提出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十大行動方案——推進煤炭消費替代和轉型升級、大力發展新能源、因地制宜開發水電、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電、合理調控油氣消費、加快建設新型電力系統等。
能源行業作為碳減排的主要領域,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中之重。本次發布的規劃將“清潔、低碳、安全、高效”作為構建現代能源體系的核心內涵,可以說是非常契合意見和方案等中央文件要求,準確回答了能源行業在推進“雙碳”工作中“減什么,怎么減;控什么、怎么控;用什么、怎么用;改什么、怎么改,建什么,怎么建”等現實問題。例如,在“清潔、低碳”方面,規劃牢牢抓住“加快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這個中心,提出源側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網側構建新型電力系統;荷側強化節能降碳,減少能源產業碳足跡;優化能源發展空間布局,合理配置資源;加強鄉村清潔能源保障;實施鄉村減污降碳行動等。而在“安全、高效”方面,規劃以“增強能源供應鏈穩定安全”和“提升能源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兩條主線,從“戰略安全、運行安全和應急安全”三個維度提出保證我國能源供應鏈穩定安全的思路;從“堅持創新,深化改革,激發活力”三個方面提出了提高我國能源產業效率的思路、對策和任務。
總之,“十四五”作為碳中和的起步期,碳達峰的關鍵期、窗口期,“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的出臺將為今后能源行業如何正確貫徹推行“雙碳”工作鋪好路,打好基礎。不過也要看到,2022年以來,國際政治局勢因俄烏沖突而將發生大的調整,國際能源市場也將進入一個動蕩與調整的階段,“黑天鵝”、突發事件或將更多地發生,能源發展的外部環境更加復雜多變,未來“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應增加一定的彈性空間,根據形勢變化而隨之進行相應調整和完善。
(作者供職于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監測中心)
作者:劉滿平 來源:中國能源報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