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挪威多晶硅廠商REC Silicon宣布,因電價過高,將關閉其位于挪威Kristiansand和Porsgrunn的兩家多晶硅工廠。
據悉,這并非REC Silicon首次關閉其在挪威的多晶硅工廠。挪威工廠在今年3月才重啟生產,8月就曾因電價過高而短暫關閉,沒想到僅數月后再次關閉,也讓這家老牌多晶硅巨頭的前景再次蒙上一次陰影。
資料顯示,REC Silicon成立于1996年,曾是全球領先的多晶硅巨頭,在華盛頓州摩西湖和蒙大拿州比尤特分別設有年產能18000噸、2000噸的多晶硅工廠。
2011-2014年間,其太陽能級多晶硅出貨量連續四年排名全球第五,2015年還排名全球第六,2016年迅速跌出全球前十,此后銷量持續下滑,就此淡出光伏行業。
當REC Silicon再次出現公眾視野時,已是2019年,其宣布將位于美國摩西工廠的最后100人進行裁員,據說只留下了一位維修人員,基本宣告退出光伏行業。
讓人沒想到的是,2021年硅料價格暴漲,又拯救了REC Silicon。
2022年,韓華新能源通過多次收購,成為REC Silicon最大股東。得到韓國光伏龍頭入股,REC Silicon似乎又回到了十年前,旋即宣布將重啟其在華盛頓摩西湖的多晶硅工廠。
但2022年全年,REC Silicon多晶硅產量為1375噸,銷量為1428噸,虧損8700萬美元。
2023年2月,韓華新能源與REC Silicon子公司簽訂為期10年的硅料承購協議,將采購后者在華盛頓州摩西湖工廠未來10年內生產的全部多晶硅。此舉也將幫助韓華新能源在美國打造從硅料到光伏組件的垂直一體化布局。
本以為REC Silicon將再創輝煌,不料隨著2023年硅料價格暴跌,再次暴露出REC Silicon與中國硅料企業的差距。
據REC Silicon首席執行官對外表示,其挪威多晶硅工廠的電價,是中國硅料企業的十倍多,讓他們生產的多晶硅產品沒有太大的競爭優勢。
事實上,與中國光伏企業的差距,不僅是電力成本,更是經營理念上的差距。
2013年之前,REC Silicon是全球唯二可以利用硅烷流化床法量產顆粒硅的企業,但在領先優勢下,卻未繼續加大研發,被中國企業反超后更是陷入停滯。而持續研發顆粒硅的協鑫科技,今年4月已將樂山基地生產成本降低至3.568萬元/噸,處于行業領先水平。
同時,中國企業還大力提高綠電使用比例,通過部署光伏及其他可再生能源降低用電成本,增加產品競爭力。
擁有先發優勢的REC Silicon,不僅在技術創新上陷入了短視,在可再生能源利用上也毫無建樹,反因電價過高被迫關閉工廠。
作者: 來源:維科網光伏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