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國新能源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就,尤其是風電、光伏在電力新增裝機中的主體地位更加鞏固。在這一背景下,備受矚目的2024中國國際清潔能源博覽會即將拉開帷幕,本屆博覽會將于3月26日至28日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朝陽館)盛大舉辦,以“清潔能源助力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為主題,重點展示太陽能、風能、氫能、儲能以及輸配電、數字能源等技術與裝備,展品將覆蓋新能源發電、儲電、輸電、變電、配電、用電等完整的新型電力系統生態鏈。
氫能儲能蓄勢迸發
眾多技術成果將精彩亮相
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指引下,繼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迎來快速發展后,氫能作為公認的低碳和零碳能源正在脫穎而出。國家發展改革委出臺的《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對我國氫能發展做出頂層設計和積極部署,首次明確氫能是未來國家能源體系的組成部分。2024中國氫能展同期將與2024中國國際清潔能源博覽會聯袂舉辦,參展參會參觀客商資源共享,助推風光氫儲協同發展。2024中國氫能展作為氫能行業標桿會展平臺,匯聚眾多氫能行業頭部企業,展品覆蓋氫能制儲輸運加用等全產業鏈,打造深度的技術交流平臺,通過行業趨勢解讀、政策導向與技術分享,充分挖掘行業發展新需求,共同開拓國內外市場新機遇。
在儲能方面,儲能展區將匯集眾多領先的儲能技術提供商、設備制造商和解決方案供應商。他們將展示最新的儲能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包括鋰離子電池、液流電池、飛輪儲能、壓縮空氣儲能等多種技術路線。同時,還將展示儲能系統在電網側、用戶側、分布式能源等多個場景中的應用案例,充分展現儲能技術的廣闊應用前景。
儲能新時代
300安時以上大容量電芯“搶跑”
為應對長時儲能需求的“暴增”,越來越多的鋰電池廠商將目光瞄準大容量電芯。據電池中國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超20家廠商布局研發,或已發布300安時+大容量儲能專用電芯,并呈現“愈演愈烈”之勢。由億緯鋰能推出的超大疊片智慧電芯“Mr.big”LF560K,電芯容量為628安時。該電芯容量可以達到2千瓦時電量,主要針對4~8小時的應用場景。典型代表欣旺達動力于2023年上半年推出的極致安全和更長生命周期大容量產品——314安時儲能電芯。該電芯從材料、極片、電芯三個層級,全面提升電芯的安全性能。目前欣旺達動力已具備預補鋰技術,314安時儲能電芯將實現循環壽命超15000次和25年超長使用壽命。
無獨有偶,楚能新能源于今年2月首批量產下線的20尺5兆瓦時電池預制艙CORNEX M5,采用自主研發的314安時聚能π儲能專用電芯,循環壽命長達12000次,能量密度高達185瓦時每千克;預制艙容量升級至5兆瓦時,實現同尺寸下系統體積能量提升49%。鋰電池技術的飛速發展,也將使大容量儲能電芯具備更高安全性,與當前被廣泛認可、具有本征安全+長壽命的液流電池相比,未來鋰電池儲能技術的表現將更值得期待。
本屆博覽會自籌備以來,得到了多家能源央企和地方國企、新能源設備制造企業及國際組織、跨國公司的大力支持,國家能源集團、國家電投、三峽集團、上海電氣、中車風電、中車時代電氣、中國建筑集團“光儲直柔”產業聯盟、天合光能、晶澳太陽能、TCL中環、合盛硅業、中清光伏、華晟新能源、潤海光能、大恒能源、捷泰科技、華東光能、比亞迪儲能、億緯儲能、智光儲能、欣旺達動力、楚能新能源、隆基氫能、陽光氫能、雙良、青騏驥、天合元氫、鯤華科技、正星氫電、中天華氫、氫楓以及俄羅斯展團、瑞典展團、中美能源合作項目(ECP)展團、必維、豪頓華等600多家企業已報名參加博覽會。本屆博覽會將覆蓋風光氫儲等多個領域,展示清潔能源發電、儲電、輸電、配電、變電、用電等完整的新型電力系統生態鏈,展覽面積達50000平方米,預計將有1000多種新技術、新產品及應用場景案例在博覽會期間集中展示。
作者:邱麗靜 來源:中國電力網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