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光伏企業正加速推進儲能業務布局,跨界儲能并將其作為未來盈利的新增長點已成潮流。近日,晶科能源透露公司儲能產品已向日本、英國、中東地區客戶提供了儲能系統產品。不僅是國內光伏企業,2023年下半年以來,全球范圍內越來越多的光伏企業涌入儲能市場,通過自有資金投資建立公司、定向增發、簽訂投資協議等形式跨界投資新領域,希望形成“光伏+儲能”業務協同,為公司日后發展鋪平道路,同時獲得更多收益。
裝機增長吸引投資
儲能行業的熱度毋庸置疑。據行業分析平臺儲能領跑者聯盟統計,2023年全年,全球新型儲能系統裝機量為47.1吉瓦/103.5吉瓦時,較2022年的21.33吉瓦/43.94吉瓦時翻番。此外,儲能領跑者聯盟還首次公布了全球戶用儲能系統裝機量約16.1吉瓦時。
中國能源研究會儲能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俞振華指出,經過2022年的爆發式增長,2023年儲能行業繼續高歌猛進。國內新型儲能裝機規模2023年新增近50吉瓦時,三倍于2022年水平;歐洲居民新簽合約電價大幅上漲,光儲剛性需求明確;美國光伏疊加儲能的滲透率繼續提升,配儲溢價明顯,市場化程度高同樣推動了儲能持續增長。
《中國能源報》記者了解到,在多位光伏企業高管看來,儲能行業大踏步發展離不開光伏裝機規模不斷提升。光伏產業的迅猛發展讓提升能源高效開發利用成為現實問題。新型儲能和光伏的聯合開發可以讓光伏變身獨立能源,不再受波動性、間歇性、隨機性制約。而在光伏裝機規模預期仍舊保持穩定增長的背景下,儲能未來發展前景也被看好。
俞振華表示,在發展新能源以應對氣候變化上,全球正在凝聚更強共識,儲能作為化解新能源消納瓶頸的關鍵技術將展現出進一步增長的趨勢。據推測,2024年全球儲能出貨量將繼續增長,同比增長有望超35%。中國儲能市場在電改持續推進和獨立儲能占比提升的背景下,大型儲能運營經濟性有望得到改善,預計儲能裝機同比增長超過40%。歐洲和其他地區則受益于能源轉型和保障電力系統穩定性的需求,大型儲能需求有望保持50%以上的高增長。
中金公司分析師給出了更為積極的預測,2024年全球儲能出貨量或超250吉瓦時,全球戶儲裝機量有望達20吉瓦時,同比均將增幅明顯。
補貼激發市場活力
全球儲能產業正處于發展初期,利好政策和相關補貼成為推動全球儲能新增裝機規模的關鍵因素。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政策研究經理管世輝表示,近年來為促進新型儲能產業發展,各地紛紛出臺補貼政策。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3年底,全國各地累計發布新型儲能補貼政策110項。其中,2023年發布補貼政策數量達到74項,同比增長超兩倍,占全部補貼政策數量的67%。總體來看,2023年我國多地加大新型儲能產業支持力度,新型儲能補貼政策不斷出臺,直接促進了產業鏈中儲能設備制造商、系統集成商和電站運營商等相關主體的發展。
歐美等儲能市場也實現多點開花。補貼政策刺激下,多個新市場開啟項目規劃建設進程。中金公司則指出,2023年在高電價及補貼政策加持下,歐洲終端需求依舊旺盛。除英國、意大利和德國等主要市場外,比利時、瑞典、西班牙、希臘等國今年在政策支持下將有多個新項目投建,預計將于2024年至2026年陸續并網。
作者:董梓童 來源:中國能源報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