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的太陽能光伏發電行業,現在正身處在黑暗之中。A股的光伏概念股,自去年以來股價一直處于下降通道,而且絲毫沒有反彈跡象。而在美國上市的中國概念股,更是頻繁上演保殼大戰。自高點算起,無錫尚德電力的股價離最高峰竟然只剩下不到2%。
A)股價在1美元徘徊在美國上市光伏股要保殼
昨天,尚德電力大跌6.48%,收報1.01美元,尚未擺脫退市危機。9月21日,這家中國太陽能龍頭企業之一發布公告,稱收到來自紐交所的警告通知,因截至9月10日的連續30個交易日,公司收盤價連續低于1美元,不符合紐交所的上市規定。根據規定,尚德需要在此后6個月內,在任意時段內使股價連續30個交易日高于1美元,否則將面臨退市。
在連續遭遇美國“雙反”懲罰性關稅、歐盟反傾銷調查等一系列重大利空沖擊之后,無錫尚德電力股價一路下跌。今年以來,該股從4美元一路跌到9月7日收盤的0.72美元。而其2005年12月14日登陸紐交所時,其發行價達到15美元,2008年股價更是曾創出90.04美元的天價,目前股價已經跌去了98.84%。
其他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光伏概念股的表現也不佳,截至昨天收盤,晶澳太陽能收盤0.86美元,總市值1.73億美元。大全新能源收盤0.82美元,總市值2864萬美元,公司同樣收到紐交所退市警告。另外,英利綠色能源、昱輝陽光、中電光伏、賽維LDK等股價都不足2美元。
B)庫存猛增,報價落四成三季度仍陷行業困難期
A股的光伏板塊走勢同樣萎靡不振。去年3月21日,億晶光電(8.92,-0.17,-1.87%)盤中創下了60.42元的最高價,昨天該股收盤報9.09元,股價一年半時間下跌了84.95%。在股價大幅下挫的同時,股東也進行了減持。
公司的半年報顯示,營業總收入8.46億元,同比減少61.41%;營業利潤虧2.8億元,同比減少161.01%;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虧損2.7億元,同比減少171.47%。
其他光伏概念股走勢同樣不佳。自去年3月份以來,超日太陽(5.10,-0.16,-3.04%)復權后從52.8元跌到了17.43元。向日葵(5.740,-0.14,-2.38%)從28.88元跌到了6.4元。天威保變(6.77,0.03,0.45%)從28.07元跌到了6.94元。京運通(6.47,-0.07,-1.07%)從49.99元跌到了13.38元。
自去年三季度以來,太陽能產品的整體報價已經跌落40%左右,但產品的成本卻沒有下跌多少,這讓很多企業光伏產業的庫存迅速增加。據同花順(14.050,-0.01,-0.07%)iFinD統計,今年上半年,69家A股光伏概念上市公司的營業收入總額為1092.27億元,同比去年的1126.66億元,減少了3.05%。但由于產品價格、毛利率的下滑,上述上市公司的凈利潤總額僅為37.02億元,同比去年的93.48億元劇減60.4%。更不容樂觀的是,光伏類上市公司的三季度仍不樂觀。已披露三季報業績預告的39家上市公司中,僅8家預計凈利潤能實現同比增長,占比21%;多達12家預計凈利潤將可能虧損,占比31%。
C)建電站,造光能水泵光伏行業的浙企忙“深耕”
盡管全行業遇冷,但光伏產業上中下游的日子卻不一樣。
“我們現在的日子還可以,除了太陽能光伏組件外,我們現在重點開發太陽能燈具和LED燈,還進入太陽能水泵、太陽能帳篷等領域,也在積極自建太陽能電站。”東方日升(4.710,-0.05,-1.05%)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在A股的上市公司中,很多上市公司都把介入電站建設作為突破口。
“如果相關政策到位,整個產業鏈最賺錢的可能就是電站,現在的光伏發電成本在每度電1元左右,到2015年,應該會降到0.8元左右,建電站的回報還是很高的。”正泰太陽能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正泰太陽能今年也把電站開發作為公司的工作重點,今年公司的光伏產品出貨量估計有20%以上的增幅。
浙江太陽能行業協會會長沈福鑫告訴記者,浙江有300多家光伏企業,多數是光伏下游企業,今年退出的企業約有20家,整體情況還算不錯。他表示,浙江光伏產品去年對歐盟的出口產值約25億美元,今年很多浙企都把目光對準了新興市場,避免市場過于單一導致受制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