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在江西賽維LDK太陽能高科技有限公司總部(下稱"賽維",LDK.NY)的大門口,停著三輛車,車門開著,車上的人眼睛直盯著門口。
他們是來討債的。近來,幾乎每天都有人在這里等著討債。
"幾天前,這里才發生了一起集體討債事件。他們先是去政府上訪了幾天,沒什么效果,于是大家一起把賽維總部的門鎖上,逼宮。"一位在旁看熱鬧的農民說。
討債這一幕,從今年4月初開始,便已在賽維的蘇州工廠陸續上演。賽維的保安們為此緊張、忙碌。但他們也是受害者--已經兩個月沒領到工資了。
4月30日,賽維延遲發布的2011年年報顯示,賽維第4季度繼續巨虧。截至2011年底,賽維負債總額高達60億美元,負債率已經達到87.7%.恐慌的氣氛進一步蔓延,各路債權人紛紛到政府上訪。
度過了2010年最美好的時光,光伏產業的境遇在次年急轉直下。因為歐債危機的影響,占據全球光伏需求量80%的歐洲市場急劇萎縮。雪上加霜的是,今年上半年,美國方面接連對中國的光伏產品征收反補貼關稅和反傾銷稅。
整個光伏產業已是風雨飄搖。賽維,當年光伏行業的激進派,如今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
皇帝般的賽維
7月18日下午3點半,江西賽維的掌舵人彭小峰從新余市政府主要領導的辦公室出來,臉色不太好看。
這位曾經給當地經濟帶來無上榮耀的中國最年輕新能源首富、全球最大的太陽能多晶硅制造商,如今正被債務、裁員、破產、財政兜底等敏感詞困擾著。據稱,在這天的談判中,彭又與政府相關部門不歡而散。
2005年7月,彭小峰正式創立賽維,從事太陽能硅片生產和高純度多晶硅及太陽能組件制造。2006年3月,賽維投產75兆瓦硅片。2007年6月1日,賽維成功在美國紐約證交所上市。同年,32歲的彭小峰以400億元人民幣的身家,超越無錫尚德電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施正榮,成為中國新能源行業的首富。
2007-2010年,賽維躍升為世界上產能最大的太陽能硅片生產商,并不斷向光伏產業的上下游拓展,致力于打造一個"垂直一體化"的光伏企業,即全產業鏈制造模式,業務涵蓋上游的多晶硅硅料、硅片,到中下游的電池、組件,乃至終端的工程安裝。
從此,賽維開始在全國激進擴張,從新余、南昌、合肥、蘇州,到內蒙古,都出現了這家公司的身影。彭小峰以規模和速度聞名于業內。據悉,他的公司取名"賽維LDK"即是"超越光速"的意思,"DK"取意"奪魁".
然而,在賽維擴張正酣的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2009-2010年,賽維經歷了第一次危機。但好在市場很快恢復,其在2010年還迎來了發展的巔峰時刻。只是,彭小峰沒有料想到,危機沒有那么快就結束。2011年,危機持續發酵,市場復蘇遙遙無期。激進的擴張戰略,最終將龐大的賽維拖入了資金困境。
"攤子鋪得太大,太大了。"一位新余市政府官員感嘆,"他的賭性太大。"
可事實上,當初彭小峰的擴張戰略得到了多個投資地政府在政策上的變相鼓勵。大家都在比誰給的條件更優惠。"當時的市場銷售情形很好,利潤很高,各方都愿意砸錢給他,支持他。"該官員透露。
但在一些接近彭小峰的人士的多種描述中,在賽維的光輝時期,賽維團隊的優越感讓很多人感覺不舒服。
"他下面的人牛得不得了。我們銀行的人到他公司連一杯茶都沒得喝,我們站著,他們坐著,問利率怎么樣?給什么優惠條件?談不攏,你自己走吧。那時候,大家都追著他,搶著給他錢啊。"
不只是銀行的人受冷落,政府的官員在賽維也幾乎得不到什么禮遇。"我們給他搞定100個億、200個億的貸款,他連一頓飯都沒請我們吃過。"新余市的一位政府官員也感覺心理不平衡。
在坊間,近期還流傳著這樣一則傳聞:除了書記和市長,連副市長想進他們廠房轉一轉都比較難。"外面來人參觀賽維,都是市里接待,賽維從不出錢買單,全部是政府買單,他們就這么牛。"新余市一位企業家很是羨慕,"因為政府也在拍賽維的馬屁。"
被"千夫指"的政府
2011年,在光伏產業最困難的時期,賽維的南昌公司已經發不出工資,在工人集體上訪之后,南昌市政府只好撥款代為墊付工人工資。
自賽維陷入危機以來,公司所在地政府所采取的一系列幫扶和救濟措施在社會上引發了廣泛的爭議乃至質疑:政府究竟應不應該動用公權力強行介入拯救一個民營企業?
"南昌市政府是謹慎的,是在走一步看一步。"南昌市一位官員告訴《IT時代周刊》,他們心里是有一些擔心,凡是涉及賽維的事項,都要向市里主要領導匯報。"項目能不能做,政府要不要幫,南昌市政府方面已經比較謹慎。政府幫忙渡過了難關,迎來一片艷陽天,一切都好說。如果事與愿違,政府則會被千夫所指。"
不過現在,新余市政府已經是"千夫所指"了,媒體輪番轟炸指責其為賽維債務"財政兜底".
新余市政府的一位主要官員極力否認了"財政兜底"說,他解釋說,"政府財政只是為其債務提供擔保,而且是在賽維提供資產抵押的情況下。企業的發展主要靠自救,政府不可能拿錢來救它,只是在生產要素方面為它做協調,幫助企業克服困難往前走。"
"按照市場規律,政府確實不應該介入這么深來幫它,但政府已經是騎虎難下。"在上述參與協調會的企業負責人看來,"如果賽維真的垮掉,那麻煩就大了,所有的債務以及所有的社會矛盾,將全部扔給政府。這將使政府難以承受。"
并且,如果放任賽維垮掉,對金融行業的影響也相當大,沒有哪家銀行能夠承受賽維垮掉后帶來的以十億計的呆賬壞賬。"如果讓這么多家銀行出這么大的事情,江西的金融生態環境就要上黑名單了。然而,若要救它,政府就要付出代價,甚至要違背原則。"上述知情人士說,"現在逼得政府從財政專門拿錢出來償還銀行的貸款。"
所謂"財政拿錢",指的是江西省政府有關部門專門成立的針對賽維債務的"穩定發展基金".該筆高達20億元的基金成為到期借款償還的主要資金來源。
根據當前緩解債務危機的思路:政府從"穩定發展基金"拿錢,償還到期銀行貸款和信托貸款等。而銀行在10天之內,必須要放貸,并且不能壓貸,銀行貸出的錢再填充進"穩定發展基金".如此循環,緩解到期債務壓力,以時間換空間,等待市場的好轉或根本性的解決方案出臺。
被"綁架"的銀行
以國家開發銀行為首的七大銀行、信托等金融機構成為了賽維的最主要債權人群體。
"現在是非常痛苦。政府、銀行,大家都很痛苦。"一位知情人士說,銀行已經寢食難安,"賽維成功綁架了銀行,也成功綁架了政府。"
據本刊記者了解,賽維最大的債權銀行國家開發銀行江西省分行已經專門安排一個處,形成一個比較固定的團隊來處理賽維事宜。
上述知情人士說,政府追求的是政績,銀行追求的是業績。"政府對賽維非常支持,投入的各種各樣的優惠政策,相當于幾十個億投下去了。另一方面,它又是銀行的絕對大客戶,各家銀行基本上能進去的都進去了。可以這么說,無論是政府還是銀行都已經陷得很深了。"
據其介紹,在這個龐大的債權人團體中,銀行、信托等金融機構成為最主要的債權人。以國家開發銀行為首的七大銀行深陷其中,而且,排在前四位的債權均高達數十億元,數額差距很小。
在彭小峰制造的天文數字般的債務總額中,還包括供應商的欠款、工程商的欠款,巨額的電費、水費、氣費以及其他單位及個人的各種欠款。其中,所欠水費已高達數千萬元。為此,新余市政府專門成立了一個幫扶小組進駐賽維,幫助其緩解燃眉之急。
據悉,截至目前,新余市政府已經就賽維的困難組織召開了多次協調會,"要求電、水、氣、油公司,要全力提供保障。"參與會議的一位企業負責人頗感無奈,"現在有相當的責任已經是政府包攬了,由政府出面協調要求我們提供支持,導致很多單位都被牽涉其中了。"
作為千億產業工程之一的新能源光伏產業,確實曾經為新余市各項經濟指標的增長作出巨大貢獻。以2011年為例,賽維上繳稅收13.6億元,成為新余市財政貢獻第一大戶。圍繞著賽維,大批光伏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在新余形成了大規模的光伏產業集群。2011年,整個產業增加值達120.16億元,增長28.8%,占工業的比重為33.9%,貢獻率為49.6%,對經濟的貢獻超過了新余的另一主導產業--鋼鐵。賽維成為江西省第一家在美國上市的公司和全省第二大納稅企業。
類似于賽維的大項目大投入大產業所帶來的巨大規模經濟效應,極大地刺激了兄弟城市,尤其是江西省會城市南昌。后來,賽維在南昌的項目被列入了省級重點項目,被大力扶持發展,至賽維陷入危機,發展的沖動戛然而止。
眼下,江西省政府層面也正在努力牽線搭橋,幫助新余市政府與央企對接,洽談并購重組事宜。
就在本文行將截稿前,本刊記者從另一知情人士處獲悉,賽維或將由中國建材集團、中國環保節能集團兩家央企接盤。但此消息未得到官方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