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能過剩、債臺高筑、頻陷歐盟反傾銷調查,中國光伏產業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絕境。大批停產、大幅裁員、破產陰影籠罩,中國光伏企業已到了生死時速的關頭。 面對曾經熱浪滾滾的光伏產業在2012年措手不及地掉進了冰窟窿,中國政府近期高頻度地緊急出臺了關于扶持光伏產業的多重利好消息,以幫企
產能過剩、債臺高筑、頻陷歐盟反傾銷調查,中國光伏產業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絕境。大批停產、大幅裁員、破產陰影籠罩,中國光伏企業已到了生死時速的關頭。
面對曾經熱浪滾滾的光伏產業在2012年措手不及地掉進了冰窟窿,中國政府近期高頻度地緊急出臺了關于扶持光伏產業的多重利好消息,以幫企業脫困。
27日,由國家能源局主辦的中國國際太陽能峰會在山西省大同市舉行,來自國內外的100多位政府代表、專家學者、企業家、高校代表為太陽能產業發展探求尋找新的突破路徑。
業界認為,盡管時下“寒意”逼人,但光伏產業仍舊如八、九點鐘的太陽,是朝陽產業。而對于產能嚴重過剩、90%以上太陽能光伏產品依靠出口的中國,將以此次行業“寒冬”為契機,加速行業整合步伐,進一步拓展光伏產業的國內市場。
90%以上的中國多晶硅生產企業已停產
在經過高歌猛進的黃金10年之后,中國光伏產業內部積聚的產能過剩矛盾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又恰逢全球金融危機和以歐美為首的一些國家的反傾銷反補貼調查,“內外交困”的中國光伏產業危機被迅速放大。
中國光伏產業聯盟秘書長王勃華27日對記者表示,目前中國多晶硅生產情況非常不好,90%以上的生產企業已經停產,只有為數不多的5家企業在開機率下降的前提下維持生產。另一方面,多晶硅價格持續在低價進行。
此外,據中國光伏產業聯盟數據顯示,中國半數以上的光伏組件企業已經停產,30%大幅減產,10%到20%小幅減產或努力維持,并且已經在不同程度地裁員。
王勃華稱,中國光伏企業的負債率在增長,行業三角債現在也在不斷發酵,現金流正在吃緊,有的企業甚至面臨現金斷裂的風險。而在光伏組件的進出口方面,今年幾個月也呈現一路下滑走勢。
王勃華說,“中國的光伏產業現在面臨著嚴重的困難,可以說是深深地陷入了困境之中。”
多重絞殺致中國光伏產業步入寒冬期
如今中國光伏產業陷入困境是多重原因所致,王勃華認為,中國光伏企業“一窩蜂”式的發展方式是導致寒冬期來臨的重要原因。
數據顯示,2006年至2010年間,中國太陽能光伏電池產量連續5年年增長超過或接近100%;2007年至2010年,中國太陽能光伏電池產量已連續4年居全球首位。
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向中新網記者描述了光伏產業曾經沸騰的場景,“有的光伏生產企業當年投資,當年便可收回成本,第二年便可賺取利潤,以至于很多熱線涌入了光伏產業,其中不乏投機資金。”
王勃華說,產業發展無序,最后形成的后果是產能的嚴重過剩,任何產業的發展都要注意節奏,目前光伏產業的制造能力增長遠遠大于市場的增長速度,供需失衡。
此外,中國太陽能光伏產業的產能、產量均居世界第一,卻有90%以上產品依靠出口。在國際金融危機、歐債危機的影響下,全球經濟走低,加之貿易摩擦,中國光伏企業面臨生死存亡。
拓開國內光伏市場大門:分布式應用最優先
如何拯救目前中國光伏產業困局?政府近日頻出產業政策“組合拳救市”。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稱,過去中國生產的光伏產品主要依靠出口、依靠國際市場,今后要逐步加大國內市場的比重,把光伏電站建設和分布式發電應用并行發展,同時把分布式應用列為最優先的重點領域。
據了解,中國政府將在“十二五”時期把太陽能發電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領域來對待,專門制定了太陽能發電“十二五”規劃,這在“十一五”時期是沒有的。
梁志鵬表示,從國內太陽能發電產業發展方面來講,擴大國內市場規模是一項非常重要和基礎的工作。這一目標一再提高,一開始是500萬千瓦,后來提出1000萬千瓦到1500萬千瓦,現在又提高到2500萬千瓦。按照2000萬千瓦的規模來講,其中1000萬千瓦是考慮光伏電站、1000萬千瓦考慮分布式光伏發電。
梁志鵬說,中國在光伏產品分布式應用方面,經濟條件已經具備。在東部甚至中部的一些地區,有些地區實行峰谷電價,一般是白天工作時間是電力系統的高峰時間,也是電價最高的時期,這個時間段許多地方的電價都達到了每度電8毛錢到1塊錢。按分布式應用算的話,每度電按照1.2元的話,這個補貼也就是每度電4毛錢到6毛錢的水平。
如今,面對中國光伏產業的“寒意”漫漫,政府頻吹政策“暖風”救市,其中包括鼓勵分布式光伏發展、擴大金太陽示范工程規模、建立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資金穩定增長機制、制定加強金融信貸扶持建議等。
更值得關注的是,國家電網在支持光伏發電并網方面給予企業實質性支持。國家電網公司27日向社會發布了《關于做好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服務工作的意見》,電網企業將為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業主提供接入系統方案制定、并網檢測、調試等全過程服務,不收取費用,允許富余電力上網。按照該規定未來所有的屋頂和光電建筑一體化項目均可免費接入。
困難只是一時光伏產業前景光明
雖然市場陰云密布,但無論是與會的政府官員,還是國內光伏企業的領軍者,均對光伏產業的前景看好。
國家能源局官員梁志鵬表示,光伏產業不管現在有多困難,但是從國家的角度來講是戰略性新興產業,應該說還是有非常大的發展前景。至少從應用的角度來講,中國的應用規模現在還非常小,將來會迎來非常大的發展。
“面對全球太陽能市場需求放緩,中國光伏產業市場遇到的困難只是暫時性的。”國家能源局總工程師吳貴輝認為,大規模應用開發太陽能的時代正在到來,到2015年,中國將建成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2100萬千瓦以上,比2011年的300萬千瓦提高7倍,太陽能集熱器面積達到4億平方米,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需求。
王勃華稱,現在太陽能光伏產業不是領域出了問題,不是像光盤的出現擠壓了軟盤,優盤、移動硬盤的出現擠壓了光盤的市場。太陽能光伏產業仍然是朝陽的產業,但需要政策的引導,使得它有一定的市場空間,這個市場空間要滿足產業發展的需求,而不能太大使得產業盲目發展。
對于國家政策層面近期頻頻出臺的扶持政策,似乎給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曙光。但業內專家表示,“中國光伏行業已經到了整合期,企業需要自救,只有那些有實力有技術的企業才能在這場廝殺中生存下來。”
據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預測,現在中國1000家光伏制造商,經過未來10年行業整合會縮減至30到50家,其中核心產品段的制造商大概只會有10家左右。
作者: 來源:中新網
責任編輯: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