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和變化舉世矚目,矛盾和困難極具挑戰性。
國際金融危機將新生的光伏產業送入嚴冬,“市場沒有了,市長不見了,唯一能見到的是銀行催債的!焙A指杏X這一切變化仿佛發生在一夜之間。
作為溫州民營企業的標桿性人物,面對突然而至的資金鏈斷裂,被懊惱、自責、無奈折磨了一夜之后,胡福林選擇關掉手機、出國。
這一走,網上關于“眼鏡大王‘跑路’”的新聞鋪天蓋地。“其實,當時只是想盡快離開這煩惱之地,順便到國外籌資!焙A终f。
幾年前,光伏產業被確定為戰略性新興產業,許多地方政府將其當作支柱產業一哄而上,溫州也被批準建立國家級激光與光電產業集群核心園區。
胡福林回憶:“當初,我出去考察投資環境,不少地方市長親自接待要給我‘零地價’、遷廠補貼等優惠政策,銀行也是一撥撥主動上門推貸,頭腦一熱,就投入6億元。原本想進入電力行業,沒想到我們民營企業還是進不去!
胡福林的經歷折射出現階段改革的一系列深層困境:壟斷行業門檻過高、政府定位不清、民營企業融資難……
這些問題,常常被喻為改革“難啃的骨頭”,被看成“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是實現科學發展必須跨越的障礙。
理性看待難題,不能脫離時代背景,不能逾越發展階段。
一些難題的產生,正是因為改革還不到位、不徹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