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兩家太陽能熱水器企業正在激烈作戰,皇明太陽能認為日出東方超常的快速申報合格一定有問題,并把矛頭直指拿出檢測報告的江蘇質檢部門。而日出東方對此也認為很委屈,責任不在自己。當人們為這場看似熱鬧的戰爭吸引的時候,越來越多的了解到,之所以有這個戰爭,是政府對太陽能企業有補貼,因此是利益之戰。 但看熱鬧的時候,卻更深地發現這太陽能熱水器之戰只是冰山一角,背后的太陽能發電行業,也就是行內專業稱之為光伏的產業,在目前的中國面臨更大挑戰,甚至是生死存亡之際。為什么在中國快速發展起來的世界性行業竟是如此的脆弱,一轉眼就生死存亡了?《新聞周刊》本周視點關注,“太陽,還能嗎?”
國家質檢總局開始介入太陽能企業“騙補”風波的調查了,10月30日本周二,這條消息給持續了一周的“戰況”更添一把火。就在同一天,皇明太陽能董事長黃鳴第三次召開記者見面會,要求有關部門撤銷江蘇質檢院的檢測資質,并取消日出東方獲得補貼的資格。
黃鳴:我們強烈呼吁新聞媒體對國家40億惠民補貼公正性進行監督,有關單位介入調查,給行業和公民真相和公正\\假如最終澄清了當事人是清白的,我黃鳴愿意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目前,太陽能利用分為光熱、光伏兩大項,打得不可開交的這兩家正是光熱的龍頭企業。今年6月1日,太陽能熱水器被批準加入節能惠民工程,補貼金額40億元。10月24日,皇明太陽能實名舉證,江蘇質檢院與日出東方聯合騙取國家補貼。28日,江蘇質檢院發布公告,承認檢測時間有誤,且檢驗地點不符合國家規定,愿意重新檢測。但受檢方日出東方則表示,不接受這一說法,并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韓小平 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皇明一說這個事以后,大家覺得你是自己沒有跟人家競爭過,但是皇明說的是一個實際問題,\\像江蘇省的質檢院這樣一個單位唯一要做的事就是檢查質量,把表要填對了,他居然連表都填不對\\這里頭背后如果沒有地方政府的影子的話,他們絕對不敢這樣干,\\國家拿了40億在補貼這個行業,大家都在騙補。
相比光熱企業為了補貼反目成仇,光伏行業的生存更加慘烈。光伏是將太陽光直接轉換為電能的一種新型發電系統,被地方政府視為“朝陽產業”,在經過高歌猛進的黃金十年之后,過度依賴國外市場、產能過剩等矛盾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10月10日,美國商務部作出終裁,認定中國出口的晶體硅光伏電池及組件存在傾銷和補貼行為。這是繼歐盟對華“反傾銷”調查立案之后,對中國光伏出口的又一次致命打擊。
韓小平 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我們有90%的產品銷往國外的,甚至可能比例還要更多一些。\\但是由于美國的“雙反”調查,\\還有一些第三世界國家,比如說像印度,也提出了對中國的產品進行“雙反”調查,\\我們主要靠外部發展的一個產業現在就面臨很大的問題。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 研究員 張曙光:我們為什么遭遇到反補貼呢?原因是我們支持的不對,你支持生產者還是支持消費者?支持生產者馬上人家就“雙反”調查。\\但是如果把這個錢拿去支持消費者,那是多好的事情?
10月28日,當記者來到浙江開化的光伏工業園時,各廠區都大門緊鎖,空無一人,曾經云集了40多家光伏企業的園區風光不再,連小餐館也生意慘淡。
葉女士 周邊餐館老板A:這里廠現在都關掉了,沒效益,廠里關門,像我們做吃的,做飲料、煙酒都賣不動了。
鄧仕海 浙江開化縣經濟和信息化局局長:目前面臨的困難比較大,現在生產的企業正在逐步的減少,目前41家當中有31家都處于停產或者半停產。
31日本周四,擁有英利、晶龍兩大光伏集團的河北省發布了《光伏產業運行分析報告》,稱經濟運行環境比2008年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