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陽農業園的RCPV熱電聯供項目設備 政策釋放利好,光熱發電前景日漸明朗 繼國家能源局近日下發《關于進一步做好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的指導意見》,并把光熱發電編入發展規劃后,國內光熱發電的市場前景已日益明朗。 今年3月20日發生在德國的日全食導致的大面積跳閘事件,業界仍然記憶猶新。當時
中海陽農業園的RCPV熱電聯供項目設備
政策釋放利好,光熱發電前景日漸明朗
繼國家能源局近日下發《關于進一步做好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的指導意見》,并把光熱發電編入發展規劃后,國內光熱發電的市場前景已日益明朗。
今年3月20日發生在德國的日全食導致的大面積跳閘事件,業界仍然記憶猶新。當時,這個光伏發電量超過3.9萬兆瓦的國家的電網遭受了一次嚴峻考驗。外界普遍認為,未來的太陽能應用趨勢將是光熱發電,或者是“光伏+儲能”,如果政策激勵到位,“十三五”期間國內光熱裝機量將遠超預期。
盡管受制于電價補貼方案尚未出臺等因素,國內光熱發電市場還未真正啟動,但目前的光熱發電行業現狀非常類似于2008年的光伏市場。從上游原材料生產到電站技術保障的產業鏈已經相當完善;同時,全行業申請建設光熱電站示范項目的熱情也空前高漲,目前的申請量早已超過國家規劃值。
近日,由中海陽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海陽”)主辦的中國第五屆光熱發電國際高層論壇在北京成功舉辦,與會專家和相關企業負責人特別呼吁光熱企業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關注行業的“分母”,通過更多創新合作,共同做大市場蛋糕,同時還要在技術、工藝、人才管理、市場營銷等方面全面創新,迎接國內光熱市場的春天。
該屆論壇設置的有關國內光熱發電市場現狀與展望的對話環節中,來自中科院電工所、中海陽等科研院所的領導和企業高層,分別就國內光熱行業的未來發展進行了全方位把脈,希望通過“三管齊下”的方式加速國內光熱市場的發展與成熟,即一方面在國內自建光熱電站,一方面推動光熱產品出口,與此同時再努力促進相關電價補貼政策落地。
中海陽相關高層表示,為了實現“三管齊下”,國內光熱發電企業要做的是既要通過不懈努力,穩步推進光熱電站示范項目建設和產品出口,同時還要加速產業融合。目前無論是在光熱電站的投融資、設備制造、系統集成,還是在技術保障和電站運營等方面,都已具備了融合的基礎和前提,也只有把各種資源融合好、整合好,才有可能最終做大做強。
“一帶一路”助推光熱發電國際合作
“光熱發電無論在產業制造還是應用方面,都與‘一帶一路’戰略高度契合。同時,‘一帶一路’沿線各國不僅有豐富的光熱市場、資源,還為光熱電站建設提供了必要的資金、技術和人才交流平臺,有利于發揮各國在光熱領域的優勢,實現互利共贏。”中海陽董事長薛黎明說。雖然中國光熱發電還存在一些問題,但對未來的發展前景薛黎明仍然信心滿滿,他說:“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實現光熱發電市場的蓬勃發展。”
當前,世界能源市場劇烈波動,各國能源發展面臨復雜局面。低油價對傳統化石能源帶來了巨大沖擊,同時也為太陽能等新能源行業的發展創造了難得的機遇。在環境問題日益嚴峻的今天,各國政府都紛紛致力于推動節能減排、開發新能源。其中光熱發電被廣泛看好,因為它對太陽能利用效率相對較高、穩定性強,不僅可以很好地和傳統化石能源相結合,還能有效解決煤、常規油氣、非常規油氣開采、運輸領域的資源浪費和污染問題。
為推動光熱發電市場發展,服務“一帶一路”的能源體系建設,中海陽等光熱發電企業一直致力于推動光熱發電的國際合作,促進相關產品出口。
“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倡議,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未來,‘一帶一路’沿線各個國家和地區將成為中國光熱發電的重要目標市場。”薛黎明說。
同時,能源產業作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重點行業之一,目前正展現出由單邊向區域性合作的發展態勢,為中國新能源企業開展國際合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一帶一路”如日初升,能源互利合作大有可為。薛黎明認為,在“一帶一路”沿線各國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中外能源合作一定會取得更多成果,中國光熱事業也一定能夠迎來更美好的明天。
創新與融合是區域能源互聯發展的重要主題
“能源互聯網”無疑是今年兩會以來的熱門話題,隨著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第九屆中國新能源國際高峰論壇的召開,能源互聯網再次被廣泛觸及,進一步推動了能源互聯網從概念走向普及推廣和實際運營。
作者: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