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歐瑞康太陽能副總裁、產品開發部門總監Arno Zindel及歐瑞康太陽能業務發展經理Sumeet Gupta
2月22~24日,2011國際太陽能產業及光伏工程展覽會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行。本次展會以“發展新能源、造福全人類”為展覽主題,吸引了來自太陽能光伏產業整個產業鏈近2000家企業的參與。全球領先的薄膜光伏生產設備供應商歐瑞康太陽能公司在此展會上展出了最新的“ThinFab”生產線。
據歐瑞康太陽能業務發展經理Sumeet Gupta介紹,ThinFab生產線目前可實現每瓦0.50歐元的生產成本,而其非微晶疊層(Micromorph)實驗室轉換效率最高紀錄為11.9%,亦取得美國NREL的認證。“首先它是我們研發上面的大成果,在薄膜電池生產方面目前非常好的一個解決方案——ThinFab生產線,它是目前在光伏電池生產方面最有競爭力的生產線,”Gupta表示。
據了解,新的ThinFab生產線整合了多項改進,包括等離子增強化學氣相沉積(PECVD)設備、透明導電氧化物(TCO)和激光技術。此外它還具有以下特點:更薄的電池結構,減少衰減和耗氣量;10%的穩定組件效率(每個組件143峰瓦);基于簡化新型后端設備的新低壓組件設計,ThinFab使薄膜硅組件的能源回收時間縮短至不到1年,擁有業界最低的光電廠能耗。
作為太陽能光伏發電領域一項新的技術,薄膜電池的發展前景一直備受爭議。據了解,從全球范圍內,傳統的晶硅電池依舊占據著整個光伏電池市場79%的市場份額。就國內而言,2009年,薄膜電池的產量只占到總產量的2%,市場份額更低。不過,歐瑞康太陽能十分看好中國市場的發展前景,尤其是薄膜太陽能電池發電。“中國是我們未來主要發展市場之一,本來中國就是一個太陽能電池生產大國,全世界目前有70%太陽能電池板都是在中國生產的,但是絕大多數都是基于晶硅的技術,”Gupta表示。
2月22日,在展會現場,歐瑞康太陽能副總裁、產品開發部門總監Arno Zindel與Sumeet Gupta接受了媒體的提問,介紹了ThinFab生產線的相關技術以及歐瑞康太陽能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展望。
問:像是薄膜技術一定是應用到大型光伏發電站才有競爭力,你們現在做這一塊是針對大型光伏發電站還是有其他的用途呢?
Sumeet Gupta:首先解釋一下為什么人們有這樣的一種觀點認為薄膜電池適用于大型發電站,以前薄膜電池轉換效率比較低是6%-7%,好像只能用在大型發電上面才可以看到作用。現在對于我們公司來說,一開始有了非晶硅薄膜疊層(Micromorph)的技術,現在又是進一步演進到ThinFab的技術,穩定轉換效率可以達到10%,所以不僅僅適用于大型發電站,包括安裝在建筑物的屋頂做一般的商用也是可以的。
問:現在成本降低核心就是發電出來的每度單位成本,但是我們是作為一個設備的投資商,我們為客戶提供多少發電價格的下降呢?
Sumeet Gupta:對,我覺得利用光伏發電要講成本上面的競爭力最終每度電是多少,每度電最終發電成本是否可以降低,背后有很多因素的作用,比如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整個太陽能電池生產系統的成本,組件的成本,安裝的成本等等,所以在整個太陽能產業價值鏈上面每一個參與者都是有責任的,甚至于銀行,包括融資單位,也就是說要把最終的發電成本降下來不僅僅是下游的責任也是有上游的責任,所以我們會不遺余力的繼續做好我們的工作。
問:在幫助我們下游企業去降低成本的時候,我們的設備優勢在什么地方?我們做了哪些新技術的開發,切實讓客戶體會到我們為他們帶來的價值呢?
Arno Zindel:舉例說明,我們盡可能幫助我們的客戶來選擇最合適的材料來降低在材料上面的成本,比如說我們會在中國本地市場上面,如果客戶使用什么材料,我們會在瑞士的實驗室里面來做材料相關測試,幫助他們一起來做材料上面的把關,這樣就可以確保當ThinFab生產線安裝完畢之后,他們也已經手頭有合適的材料可以馬上進行生產,來達到這樣一個每峰瓦0.5歐元的成本。所以我們是為我們的客戶提供一個全面生產方面的解決方案。
問:之前歐瑞康在中國有幾家客戶,比如(保定天威)、(浙江正泰)等,推出ThinFab之后,歐瑞康如何幫助客戶提高生產效率和光電轉換效率,是免費升級還是要買一些核心的設備呢?
Arno Zindel:首先我想說是的,我們當然要幫助我們的客戶來進行生產線上面的升級,至于是不是免費升級,這就要取決于一系列的因素,是不是要牽涉到相當主要的硬件升級,還是只要在流程工藝方面進行一些重新的設計和改善,如果純粹就是在技術上面為他們提供一些升級的支持那就是免費的,如果牽涉到有相當主要的硬件升級改換,那可能就是要酌情收費的。
問:我們都知道半導體有一個摩爾定律,光伏這個行業跟半導體有點相似,比如薄膜這一塊,之前從量產6%到現在的量產9%,到現在11%、12%,能否預測一下薄膜電池生產是不是也會有規律可尋呢?
Arno Zindel:根據我們目前技術發展的線路圖認為未來薄膜電池轉換效率提升也可以保持每年0.8%這樣的一個增幅,比如說基于今年的轉換效率的基礎上明年會達到11.5%后年達到12%左右,總之這是我們的一個預測。包括實驗室里面的研發也已經發現,可以有這樣的一條走勢,至少我們會不遺余力朝著0.8%增幅的速度去提升轉換效率。而且去年9月的時候已經有一次做到轉換效率達到11.9%,當時宣布了這樣的轉換效率,所以在技術上面掌握這一套轉換效率提升的方法。目前關鍵是說如何把它有效在大規模的生產當中實現。事實上最近還做到一次轉換效率達到12%,只不過目前還沒有正式對外公布。
問:業內有些人認為薄膜技術進步比較慢,另外其他的一些薄膜,CdTe等他們的轉換效率比較高,歐瑞康如何看待幾種薄膜電池的比較?
Arno Zindel:在過去三年里面,薄膜硅發電成本已經從每峰瓦1歐元,到每峰瓦0.5歐元,投資上面實現50%的削減。薄膜硅電池效率從7%提升到10%,現在我們公司有非晶硅薄膜疊層(Micromorph)技術,能把轉換效率成功提高到10%,所以這一切已經證明薄膜硅的技術還是在不斷的發展,變得越來越好,將來還會看到這樣的發展勢頭。
問:我想了解一下,在做設備方面,歐瑞康在中國來講它的發展遇到最大的挑戰是什么?
Arno Zindel: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從技術、產品上面來講,我們有非常適合中國快速增長市場的技術和產品,因為我們的技術可以提供高質量的保證,而且還能提供低成本的保證,但是中國的確跟我們自己瑞士這樣一個國家相比,中國太大了,而且包括方言不同等差異,所以在中國的市場上面要最終實現本土化本地化,現在對我們來說是非常關鍵的一件事情,包括如何在這里進一步打造銷售的網絡,如何進一步拓展我們的服務,這些都非常的關鍵,因為只有這樣之后我們才能夠更好的在中國為我們的客戶帶來成本的降低,包括將來再進一步的發展,也意味著我們要擴大我們在這里的生產產能。所以我自己認為從技術上面來說,我們來適應中國市場肯定沒有問題,但是在具體的運營方面可能還會有一些挑戰。
問:你們有打算在中國建立一個歐瑞康生產線或者是打造一個團隊?
Arno Zindel:其實歐瑞康太陽能在中國已經有一個團隊了,但是規模不大只有25人左右,在最近,歐瑞康太陽能事業部董事會專門做了這樣一個決策,我們要進一步加強在中國的發展,所以首先從銷售和服務上面來說,我們肯定要進一步的加強我們在中國的力量。講到本地生產,我們也在做這一方面的考慮,但是在初期不是馬上真的在這里建立起自己的廠來,但是在生產方面在本土找到一個聯系的單位或者是我們的合作伙伴,開始從事設備的生產、加工等方面的工作。
Sumeet Gupta:最后,我們還是要強調一下我們這次帶到展會上面最新的ThinFab這樣一個解決方案,它是最具競爭力、最具可持續性,也是最清潔的太陽能解決方案。最有競爭力,在目前光伏電池生產領域,我們的ThinFab生產線是最具成本優勢的。最清潔是指在能源回報上面周期是最短的,而且在生產過程當中不需要再牽涉到任何有毒物質生產實現完全無毒。最具可持續性,我們這樣一種生產所牽涉到的原在料在大自然當中也是豐富存在著的硅而不是非常稀少的材料。因此我們認為這是一個將來在中國的市場上面能夠為我們的客戶帶來高度競爭力的技術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