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濟南輕騎黯然離開之后,濟南市另一知名企業力諾集團也在醞釀離開資本市場。
25日,*ST力陽(600885)在停牌超過一個月后透露了重組的基本思路:公司擬出售所有資產及負債,同時,通過非公開發行股份方式,購買廈門宏發電聲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廈門宏發”)的股權。這意味著,廈門宏發將借殼*ST力陽,而力諾集團則在沉浮A股市場多年后選擇“退隱”。
記者注意到,力諾集團目前掌控的*ST力陽2300多萬股股份是否轉讓并未有明確說法,參考ST德棉(002072)前一次重組方案,力諾集團保留全部或部分所持股權的可能性很大。
此外,鑒于廈門宏發僅今年上半年就實現1.95億元的凈利潤,如果其借殼成功,*ST力陽股價或將迎來大幅上漲,力諾集團彼時再減持退出顯然能獲得更大的收益。
廈門宏發擬入主
25日披露的信息顯示,*ST力陽擬向控股股東力諾集團的全資子公司濟南力諾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出售全部資產及負債;同時,擬向廈門有格投資有限公司、江西聯創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發集團有限公司、江西省電子集團有限公司非公開發行股份,購買廈門宏發的股權。因相關事項尚需向有關部門進行政策咨詢,*ST力陽將不遲于9月9日披露該重大重組事項的結果并復牌。
記者查閱的資料顯示,廈門宏發成立于1984年,注冊資本3.15億元,是我國繼電器行業的龍頭企業,產能達10億只,綜合經濟效益位居國內同行業之首,是世界第四大繼電器制造商,擁有16家全資和控股子公司。
記者獲悉,上市公司聯創光電(600363)目前持有廈門宏發25.72%的股權,后者每年都為其貢獻不菲的利潤。聯創光電2010年年報顯示,廈門宏發2010年實現營收23.42億元,毛利潤7.11億元,凈利潤2.15億元。今年上半年,廈門宏發實現凈利潤1.95億元,已接近去年全年凈利潤總額,盈利能力進一步增強。
相比之下,*ST力陽上半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24億元,凈利潤卻為-2795.31萬元。無疑,一旦廈門宏發借殼成功,則*ST力陽的業績將出現質的變化。
“按照目前透露的重組思路,在回購公司全部資產和負債后,力諾集團可能會保留全部或部分*ST力陽股份,但隱身幕后已是必然。”齊魯證券分析師劉保民對導報記者分析說。若果真如此,力諾集團的獲益可能更大。
記者了解到,制造銷售繼電器產品的ST阿繼(000922)上半年虧損1860.6萬元,但二級市場股價仍在9元以上;有部分繼電保護產品的許繼電氣(000400)上半年凈利潤7360.67萬元,目前股價在27元以上;參股廈門宏發的聯創光電上半年凈利潤為5196.21萬元,股價也在12元以上。
而*ST力陽停牌前股價僅7.82元,總股本僅為1.54億股,遠小于許繼電氣和聯創光電3.7億股以上的總股本,也小于ST阿繼2.98億股的總股本。如果以1.95億元的半年凈利潤衡量,重組成功后*ST力陽股價的大幅攀升可以預期。
“要成了,全年按3億元凈利潤算,市值保守要100億元,就看增發多少股了。”*ST力陽投資者趙先生分析說,股價翻番有望。如此,力諾集團的持股市值也將水漲船高。
力諾集團黯然退出
據記者了解,力諾集團目前持有*ST力陽370.95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41%;同時,通過力諾新材料間接持有*ST力陽1977.4萬股,占總股本的12.86%,高元坤為*ST力陽的實際控制人。
回顧力諾集團10年借殼上市路,從當初的高調入場,到如今黯然隱退,令人不勝唏噓。
2001年7月,力諾集團以協議方式受讓原雙虎涂料第二大股東陜西東勝綠色科技有限公司所持有的雙虎涂料法人股1024.3萬股,成為雙虎涂料第二大股東;2001年10月,力諾集團和原雙虎涂料第一大股東陜西東隆集團及自然人陳蓮娜簽署共同投資經營“山東力諾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合作協議書,力諾集團通過控股力諾新材料而間接持有雙虎涂料2853.4萬股法人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1.98%),成為雙虎涂料實際控制人。
2001年11月,雙虎涂料與濮陽力諾(濮陽力諾的主要出資人高元坤、丁振芝、申英明,同時也是力諾集團的出資人)進行重大資產置換,實現了主營業務由涂料產品為主的傳統產業向以高硼硅及其系列產品為主的新材料產業的轉變,力諾集團從而實現借殼上市。
不過,在借殼上市后,*ST力陽的盈利能力一直不盡如人意,而一系列意外事件的出現,也打亂了公司的發展計劃。
2008年8月,*ST力陽年僅45歲的董事長楊丙洲猝死。隨后,公司有近一年的時間聯系不上實際控制人高元坤,董事長也長期缺位。其后果是,預期中的重組無法完成,公司經營也陷入泥沼。
2008年和2009年,*ST力陽因連續兩年虧損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
在2010年繼續虧損的情況下,力諾集團推出重組計劃,*ST力陽被置入力諾光熱100%的股權,勉強保殼成功。不過,由于置入資產盈利能力不強,*ST力陽的后續重組一直為市場關注,只是預期中的置入力諾集團太陽能資產變為賣殼,市場始料不及。
“可能是力諾集團對現有產業置入沒有信心,才選擇如今的重組方式。”劉保民說,太陽能產業雖然屬于國家支持的新能源新技術行業,但并不代表目前就有很好的收益。“退身幕后沒準兒會更有利于力諾集團在該產業的投入。”
記者注意到,自2009年4月開始,力諾集團即大舉減持*ST力陽股份,直接由3877萬股降為2348萬股,持股比例也由25%降為15%左右,力諾集團陷入資金困局的猜測不時出現。
而今,隨著讓出重組主導權而由廈門宏發借殼*ST力陽,力諾集團在資本市場騰挪的身影也將漸行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