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光伏發電投資、運營領域的行業翹楚商晶科科技3月19日晚間發布2020年年度業績快報,報告期限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5.88億元,同比下滑32.8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23億元,同比下滑27.60%;每股收益0.21元。晶科科技方面介紹,2020年初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對公司經營造成一定擾動,光伏電站EPC業務受
國內光伏發電投資、運營領域的行業翹楚商晶科科技3月19日晚間發布2020年年度業績快報,報告期限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5.88億元,同比下滑32.8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23億元,同比下滑27.60%;每股收益0.21元。晶科科技方面介紹,2020年初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對公司經營造成一定擾動,光伏電站EPC業務受訂單獲取、施工進度及并網延遲,EPC業務收入同比也出現較大程度下滑,導致報告期內公司整體業績同比下降。但報告期內公司發電業務未受到顯著影響,2020年全年完成發電量34億千瓦時,同比略降3.41%。
華泰證券年初在研報中指出,晶科科技2020年EPC業務存量項目受到疫情影響,進度較計劃推遲;光伏競價項目申報截止時間同時亦有所推遲,進一步影響公司后續的EPC項目訂單獲取時間與開工時間。
但在平價項目方面,晶科科技亮點突出。公司2020年半年度報告顯示,2020年1~6月公司開發新項目28個,裝機容量合計約1470MW,其中平價項目占比超過85%。根據2020年7月31日發改辦能源588 號文公布的2020年光伏平價上網項目清單,公司平價項目中標規模位居民企前三。
業內人士判斷,光伏電站自身競爭力在平價背景下更加突出,市場化競爭可更大程度地驅動光伏電站向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方向發展,電站內生成長性加強。且市場上光伏企業目前都在積極探索適合市場和企業自身的商業模式,打通上下游,進行新一輪的創新和變革。
“光伏發電的特點帶來交易模式的改變,其中可能會出現一些新的商業模式甚至是生態場景,而我們愿意做嘗試和創新。”2021年開始,除戶用光伏外,光伏發電邁入全面平價時代,面對變化的市場環境和挑戰,晶科科技信心滿懷。
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驅動下,光伏發電作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十四五”期間將迎來市場化建設高峰,預計國內年均光伏裝機新增規模約在70-90GW,進而帶動國內光伏電站大基地開發新趨勢。
據悉,民營光伏運營商晶科科技日前在大型綜合能源基地布局上動作頻頻。2021年1月,晶科科技聯合華能江西和江西省豐城市簽訂了2GW光伏項目投資合作協議,在該區域內共同開發光伏電站項目,總投資約88億元人民幣,建成后年發電約20億千瓦時,預計將累計減少120萬噸碳排放。
作者:郭渭鵬 來源:證券時報網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