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1995年,許多人都感覺似乎已經十分遙遠,那時炙手可熱的科技產品,比如DVD播放機、移動電話等現在看來顯得如此笨重。然而在那之后的25年里,科技領域發生了巨大變化,許多科技產品和技術永遠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和世界,讓我們與信息、娛樂和彼此更緊密地聯系起來。
1.蘋果手機
蘋果已故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史蒂夫·喬布斯在2007年1月9日發布iPhone時,稱其為“革命性的、神奇的產品,比任何其他手機都要領先5年”
蘋果手機并不是第一款智能手機,但2007年的問世的確“一炮而紅”。它具有強大的功能,能夠運行數千個應用程序,將我們前所未見的諸多功能集成到一臺設備上,實現社交、通訊、移動網絡全球互聯。蘋果發起的移動通信革命也結束了傻瓜相機、GPS儀表盤、攝像機、掌上電腦以及MP3播放器時代。現在人們使用手機購物、照明等,蘋果手機成為科技界的瑞士軍刀。在iPhone推出13年后的今天,全球有超過35億人使用智能手機,幾乎占地球人口的一半。
2.WI-FI
Wi-Fi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技術
如果沒有Wi-Fi等無線通信技術,我們今天使用的智能手機和互聯網就不可能實現。1995年,當你想在家“網上沖浪”時你需要一根網線,1997年,WI-FI技術問世并投入使用,人們終于可以擺脫網線束縛,享受在家或辦公室可以隨意走動上網的方便快捷。多年來,Wi-Fi變得越來越快,并進入了電腦、移動設備甚至汽車領域。
3.物聯網
物聯網允許設備在沒有人類互動的情況下連接和共享信息
Wi-Fi不僅讓我們可以查看電子郵件或逃避無聊,它還使大量無需人與人互動就能連接和共享信息的消費設備成為可能,創造了名為物聯網的系統。物聯網這個詞出現在1999年,但直到最近十幾年才嶄露頭角。今天,全球有數百億臺聯網設備,可以讓我們執行智能家居任務,比如打開燈,檢查前門等。以及工業應用,例如在醫療保健和市政服務管理方面。今年在物聯網技術上的支出預計將達到2480億美元,是三年前的兩倍多。在五年內,市場規模預計將超過1.5萬億美元。
4.語音助手
語音助手會告訴用戶天氣預報、播放音樂以及幫你澆灌草坪
對大多數用戶而言,智能家居的核心是語音助手,如亞馬遜Alexa、谷歌助手和蘋果Siri。“小語音助手們”連上網就能主動為你播報天氣、新聞,播放各種音樂等。截止2019年,全球有超過32.5億臺設備在使用語音識別技術,預計在2023年該數字將增至8億。但這項技術同樣存在隱私問題,會將用戶信息傳輸給亞馬遜、谷歌和蘋果等。三大公司均承認,為了提高軟件的準確性,他們使用人工承包商來監聽語音助手對話。
5.藍牙
藍牙技術使我們能夠在雙手緊握方向盤的同時進行電話通話
另一項必不可少的無線通信技術當屬藍牙技術,這是一種短距離連接設備的無線電鏈路。1999年問世的藍牙技術,可實現短距離信息無線交互,幫助用戶騰開手邊通話邊干活,如開車時打電話等。之后,藍牙技術還可與無線藍牙耳機、便攜式無線揚聲器、智能手機、電腦和汽車短距離互聯。2012至2018年間,全球藍牙用戶超過百億。現在,藍牙技術還被廣泛使用于智能家居中,用藍牙技術控制門鎖、燈光等。
6.虛擬專用網
VPN幫助員工遠程工作
虛擬專用網(VPN)本質上是用于在互聯網上傳輸數據的加密隧道,這對萬千企業私人用戶來說至關重要。1996年,該技術問世,最初僅用于公司內網,這樣他們的遠程員工就可以安全地訪問公司的內部網。到2018年,超過四分之一的網絡用戶使用VPN技術。
7.比特幣
比特幣融合了技術、貨幣、數學、經濟學和社會動力學等知識
比特幣是一種P2P形式的虛擬加密數字貨幣。2017年1月1日,比特幣價值突破1000美元,同年12月價值超過19000美元,2018年上半年其價值跌落了50%。比特幣集科技、貨幣、數學、經濟、社會動力學等多學科知識于一體,比特幣不通過用戶名、ID或社會安全號碼連接買賣雙方,而是使用加密密鑰。比特幣交易風險大,同時會有數千“淘金者”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