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能源研究會組織院士專家組赴山東開展“山東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發展戰略研究”課題調研,該課題是第二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十項重點調研課題之一。專家陸續調研中國重汽(濟南章丘)加氫站、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青島港集團自動化碼頭、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并開展了部分城市的線上調研,助推山東省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發展。
據了解,目前在氫能及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領域,山東省已初步建立起從關鍵材料、燃料電池電堆、燃料電池發動機到整車的研發、生產體系,并摸索出一套科學高效的示范運營模式。山東省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鏈上的重點企業和研究機構達50余家,已建成加氫站6座,其中5座日加氫量在500公斤及以上。6月1日,第二批150輛氫燃料電池公交車投放山東省濰坊市。
中國工程院院士彭蘇萍建議,山東省高效推動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在核心技術領域需要進一步提升自主知識產權研發能力。
中國能源研究會燃料電池專委會常務副主任兼秘書長韓敏芳表示,氫能要想真正發展,最核心的是燃料電池技術。
“山東省氫資源優勢明顯、應用場景豐富,又具有港口條件,對外聯系方便,其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未來前景可期。山東省氫能與燃料電池發展需要加強核心技術創新和突破,降低成本。”韓敏芳說。
澳大利亞工程院院士甄崇禮認為,中國發展氫能源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可再生能源已可形成堅實支撐,但是基礎材料薄弱,嚴重依賴進口。
“2017年,中國一共生產了1272輛燃料電池商用車,催化劑和質子交換膜基本全部依托進口,產業鏈條亟待培育發展完善。”甄崇禮說。
據山東省工信廳副廳長靖士寬介紹,未來山東省將充分發揮濰柴省級燃料電池技術創新中心作用,匯聚創新資源,搭建起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政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燃料電池核心技術科研和成果轉化平臺,促進全球燃料電池領域創新力量整合和高端人才集聚。
通過調研,專家深入了解山東省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的發展基礎、發展優勢、現存問題、產業路線、產業鏈布局、技術人才儲備等,最終形成調研究報告,提出符合山東省實際的產業發展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