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月24日,我的家庭光伏電站總共發了332.48度(千瓦時)電,其中自用121.24度,其余211.24度賣給了國家電網。”山東首個個人光伏發電并網者——青島某太陽能公司工程師徐鵬飛2月28日興奮地發現,個人分布式發電可并入國家電網政策將從3月1日起實施,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家庭分布式光伏發電,與此同時,家庭光伏發電設備市場似乎也開始預熱。
山東先行
2月27日,國家電網公布《關于做好分布式電源并網服務工作的意見》,從3月1日起,普通用戶今后不但能用太陽能、天然氣等新能源發電裝置給自己家供電,還可以將用不完的電賣給電網。
在個人及單位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上,山東是先行者。“目前我省已有2個家庭光伏電站項目并網發電,總共有14個分布式光伏電站發電并網,還有更多的屋頂電站在緊鑼密鼓建設中。”2月28日,國家電網山東電力集團公司(下稱“山東電力”)營銷部主任劉繼東告訴經濟導報記者,自去年國家電網發布《關于做好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服務工作的意見》后,我省有3戶居民向山東電力提出申請,建設家庭光伏發電電站,其中青島、東營的2戶家庭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已相繼并網發電。
據劉繼東介紹,山東電力將積極為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接入電網提供便利條件,為接入系統工程建設開辟綠色通道。用戶自行選擇發電富余電量上網,山東電力按照國家政策全額收購富余電力。“預計隨著3月1日國家電網單位及個人光伏發電可并網政策的實施,將會涌現更多的家庭光伏電站。”劉繼東說。
徐鵬飛告訴記者,他安裝在青島市北區同德路82號夾嶺溝小區自家樓頂的光伏發電站,總共投資2萬多元,總裝機容量2千瓦,采用多晶硅電池板,并網電壓220伏,采用電量自發自用、多余上網的方式并入電網,設計年發電量2600千瓦時。
“按照測算,這座電站一年即可節省標準煤0.91噸,減少2.5922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徐鵬飛介紹說,電站運行2個月來,在日照較好情況下,每天可發電8千瓦時左右,基本上家里能用一半,多余電量全部并網賣給國家電網。據導報記者從山東電力青島供電公司了解,目前徐鵬飛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電價以每千萬時0.4469元計算,每年分兩次結算。在沒有補貼的情況下,電站投資回收期約為18年。
并網價糾結
個人及單位分布式能源可并入國家電網的政策,似乎為連連遭遇貿易壁壘的國內光伏產業帶來了轉機。“隨著節能意識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工業、商業、公共設施采用在屋頂安裝分布式光伏發電站進行發電。國家電網政策的出臺,將迅速推動這一市場發展。”中國英利山東分公司經理姚國芳告訴導報記者,山東許多工商企業在這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如濟南恒隆廣場屋頂的光電建筑一體化項目、高密孚日集團工業園廠房屋頂電站、德州“日月壇微排大廈”以及力諾科技園1.6兆瓦屋頂太陽能光伏電站等。
山東力諾太陽能電力集團市場總監劉建力也認為,個人光伏電站的發展,將開啟一個巨大的光伏應用市場。“德國面積雖然不到中國的1/20,但因為開啟了個人光伏電站市場,光伏裝機量就占到全球約四成。據估計,一旦像德國那樣開啟個人光伏電站市場,中國每年可實現光伏裝機量50吉瓦,占到全球光伏總裝機量的一半以上。”
“由于光伏太陽能占地較大,居民個人安裝大多需要使用樓房的頂層公共面積,需要得到供電公司、鄰居、物業的同意。”卓創資訊新能源分析師李祾譞告訴導報記者,家庭光伏太陽能投入一般在3萬元左右,在沒有獲得審批前,若有多余電量上網,國家電網公司只能以普通脫硫煤電價格支付給項目業主。對于普通居民而言,其實居民用電價格比較便宜,沒有必要花錢建設這種項目。
李祾譞表示,從光伏發電來看,補貼電價標準是1元/千瓦時,不過項目要獲得這一補貼電價,必須要獲得當地發改委的核準審批。目前國家發改委并未就天然氣等分布式電源上網電價出臺詳細政策,這令相關企業頗感糾結。而一旦出臺有利的補貼政策,必將推動國內分布式光伏電站市場的壯大。
此外,李祾譞提醒,一旦電網敞開收購余量電力,用電低谷期電網用什么價格收購余量電力,樓宇冷熱電三聯供等方式存在的分布式能源是否享受峰谷差價等問題,也都需要明確。